
冬种计划完成97%
龙门县农业局去年10月初就作出冬种生产规划,提出全县冬种90000亩,比去年增加12000亩,实现“人均4分田,人均增收400元”的目标。并及时将晚造救灾种子、种苗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迅速恢复生产,使全县晚造生产进度比往年提早了10多天。截至目前,全县完成冬种面积87015亩,占计划的96.7%,其中粮食作物19565亩,蔬菜67450亩。
芥菜产值是水稻的3倍
龙门县农业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冬种潮洲芥菜既可鲜卖,又可加工腌制到第二年蔬菜淡季销售,产品销售渠道多,销售时间长,可调节市场蔬菜淡季需要,经济效益高。据悉,今年全县冬种潮洲芥菜面积50890亩,占冬种面积的58.5%,蔬菜面积的75.5%。一廖姓农民微笑地望着眼前绿油油的菜地告诉记者,他家种植了2亩芥菜,目前上市价格为每斤1.2元至每斤1.6元,亩产值为2000多元,是一造水稻产值的3倍。该县同时还注重发展了一批各地特色品种,如沙迳的萝卜、梅菜,麻榨的甜素菜,平陵的大蒜,龙田的辣椒等。
涉农部门能力合作服务冬种
为确保冬种工作圆满完成,各职能部门认真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农业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推广标准化和无公害栽培技术,开设技术培训班,开展田头技术示范指导等,并及时组织冬种作物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供应;农业执法部门加强冬种农资的执法检查,把好农产品的安全质量关;农机部门及时调度收割机和起垄机投入晚稻收割和冬种生产,做好检修服务工作;水利部门合理进行水源调度,安排好主要供水工程和大型灌溉渠的用水;气象部门做好霜冻天气的预测与预报,及时提醒农民采取防寒措施,减少灾害天气造成的损失。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保证了冬种生产的顺利进行。 本报记者王照冰 特约通讯员陈建清
惠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