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各地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将如何开展,重点推广何种机具,势必成为农民和企业关心的重要问题。为此,记者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期间走访了几位省、市、自治区农机局的领导。
广西重点补贴水稻联合收割机
“‘十一五’期间,我们推广的主要机具是水稻联合收割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谈爱和主任如是说。目前,广西的水稻机收率为3%,接下来的五年,提高水稻机收率将是广西农机推广工作的重头戏。而水稻机插秧,主要是进行试验示范。
为此,广西在农机购置补贴方面,将优先考虑购买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农户。预计2006年全区将有2千万元的资金用于农机购置补贴,其中的一半以上将被用于补贴购买水稻联合收割机。
四川购置补贴将向高性能联合收割机倾斜
四川省的地况较为复杂,各地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不平衡。2005年,小麦平均机收率为30%,水稻机收率则不早10%。进一步提高小麦和水稻的机收率,成为“十一五”期间四川省农机工作的主旋律。
目前,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在四川省占据相对优势,半喂入式高性能联合收割机也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省级财政对于二者的补贴力度都相当强大:2005年,农民购买一台久保田或洋马的高性能联合收割机,在获得3万元的中央财政补贴的基础上,还可获得省财政补贴的3万元,补贴金额达6万元。四川省农机局母世杰表示,2006年省财政还将继续采取这种方式,在购置补贴方面向小麦和水稻高性能联合收割机倾斜。
2005年四川省财政投入了1千万元用于农机购置补贴,预计2006年的省级购置补贴金额将与2005年基本持平。
贵州水稻收割机和插秧机累加补贴60%
2006年,贵州省财政将拿出200万元,对购买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农民进行累加补贴。小型联合收割机累加补贴数千元,大型联合收割机累加补贴5万元,使补贴率达到60%。由于贵州“十一五”农机工作的主攻方向是水稻全程机械化,所以在购机补贴上,坚持“全喂入、半喂入”“小型、大型”不分伯仲,两条腿走路。明年,省财政还将100万元用于购置水稻插秧机的累加补贴,保证补贴率也达到60%。此外,甘肃、贵州、内蒙古是国家的马铃薯生产示范基地,相应地,贵州也要对马铃薯收获机械和播种机械进行购置补贴,2006年的补贴率也将达到60%。2005年12月,贵州省农机局编写了《贵州省杂交永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研究》,从明年开始,将陆续向农民发放,第一批发放数量为2000册。
湖北推广水稻插秧机是重心
近两年,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始终是湖北省农机工作的重心。在接下来的一到两年内,这个方针也不会有大的变更,2006年湖北争取让全省水稻机插“上水平”。因此,推广水稻插秧机也就成为湖北省购置补贴中的重点项目。
2005年,省财政400万元购机补贴几乎全部用于水稻插秧机的购置补贴。2006年,这个数目将增加到1千万元,预计其中的绝大部分仍将用来补贴购买水稻插秧机的农民。手扶式插秧机,主要补贴给普通农民,用于自家的水稻插秧作业;乘坐式插秧机,效率高并能有效减轻农民作业强度,因此主要向跨区作业组织予以补贴。
青岛农民购买“4件套”最得实惠
2006年,青岛市财政将拨出1千万元用于农机购置补贴。
青岛的玉米机收水平为25%,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乃至山东省机收水平。而青岛市推广全喂入背负式玉米联合收割机的力度和强度,也堪称大手笔。
青岛目前畅销的玉米联合收割机,售价均在2.5万元至2.8万元之间,每台的购置补贴1万元,数额已经不小。但是,青岛还有更加优惠的补贴方案——组合机具购置补贴措施。
组合机具由4件农业机械配套组成:全喂入背负式玉米联合收割机、75马力以上的拖拉机、犁具以及旋耕机。这“4件套”买下来,总价约为10万元,市财政补贴3万元。青岛市农业机械管理局计财处刘洪喜处长说:“农民买一套机具花了11万,我们给补贴3万;花了9万,我们也补贴3万。”
今后的三四年间,青岛计划将购置补贴总额的70%˜75%用于玉米收获机械的补贴。这个比率乍一听有点夸张,不过,刘处长却告诉记者,这两年,农民购买玉米收获机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补贴资金中用于补贴购置玉米收获机械的比率已经达到99%。
值得注意的是,明年开始,青岛将对购置茶叶机械予以补贴。但是条件审核十分严格,最高补贴额为3万元。一方面,茶叶已经成为青岛的支柱产业,不能将它从农机领域内剥离;另一方面,茶叶属于发展行业,利润远胜粮食作物的生产,补贴上势必不能对其进行倾斜。刘处长概括为“既要定指标,又不能撇开口。”
天津公开、透明购置补贴成为为阳光工程
“十一五”,天津市重点推广三大类机具:保护性耕作机具,包括小麦和玉米免耕播种机、秸秆还田机;背负式玉米收获机;设施农业机具,包括大棚机械、植保机械、取暖设备、卷帘机、微耕机等。其中,玉米免耕播种机是推广工作的重中之重。
2006年,天津将拿出1千万元用于农机购置补贴。其中的500万元,用于补贴大中型拖拉机;300万元用于补贴小麦、玉米、水稻联合收割机;200万元用于保护性耕作机械、植保机械和设施农业机械。与其他省市不同的是,对于所有机具,天津都坚持只补贴15%的原则。天津市农机局梁学鹏局长解释说,这样做—是因为当地农民比较富裕,二是避免出现每家每户都购置机具的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规模效应的形成。基于此,天津在购置补贴上向农机大户倾斜,取消或者减少对大户购机补贴的限制。
购置补贴在实际运作中容易出现资金流散的情况,天津市采取的方式却能有效杜绝这种现象:购买机具的农户要由所在村镇出示购机必要性的证明,携带证件到县农机局与之签订合同,在收到供应商提供的机具后,再到市农机局结算补贴金额。所有购机补贴户的补贴金额、联系方式、情况介绍。都将在天津市农机信息网公布,并在乡间张榜公布,财政部门可一一核实。从而让补贴工作真正做到公开、透明,成为“阳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