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政策动向 >> 内容阅读
粮价下跌 农民增收遭遇瓶颈--安徽早稻收购见闻
来源:种子网           2005年08月30日   阅读:

    新华网合肥8月29日电 (记者 葛如江、杨玉华) 近日记者在安徽粮食产区采访时了解到,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普遍感到,随着小麦、稻谷等粮食价格的下跌,而且后期粮食价格上涨的可能性不明朗,农民增收再次遭遇瓶颈。 

    在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上扬之后,粮食价格在今年第二季度遭遇“拐点”。据安徽省统计局对全省10个县农村集贸市场的抽样调查显示,6月上旬,小麦价格为0.66元/500克,粳稻价格为0.885元/500克,同比分别下跌11.4%和5.6%。  

    粮食价格的下滑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7月28日,安徽省正式启动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全省40个县233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全面挂牌按最低收购价敞开收购早籼稻。 

    在粮食价格下跌的同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却不断上扬。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安徽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9.6%,远高于同期物价的上涨幅度。  

    时至今日,利好不断的安徽农业遭遇来自市场这一跌一涨的两大难题,安徽农民增收面临着严峻的市场考验。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张华建告诉记者,今年夏季,安徽省粮油种植面积比往年增加了140万亩。但由于粮油价格的走低,粮农的实际收入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跌。在“增产不增收”的背景下,粮农的生产积极性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今年农业税的免除使得全省农民减少负担19.2亿元,比去年人均减负近40元。然而,由于农资价格的上涨,初步估计,农业生产成本每亩增加40元-60元。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在市场因素的作用下,农业税免除给农民带来的喜悦可能“所剩不多”。 

    记者在芜湖市南陵县、巢湖市庐江县走访时,许多农民朋友最关心的是国家是否还能继续去年的政策。南陵县工山镇村民吴中银说,去年家里种了2亩早籼稻,由于国家政策扶持到位,收入不错。今年又种了2亩,但是农资价格上涨过大,担心今年要亏本,他反复叮嘱记者一定要反映农民的愿望。他们希望国家继续执行去年的价格,保障广大农民的利益。有些农民朋友告诉记者,如果今年的开秤价格低于0.70元/500克,种田就没什么赚头了。 

    南陵县弋江镇党委副书记舒金来说,在农民收入中,粮食收入依然占有很大的比重,特别是对于粮食主产区的农民来说,几乎接近一半。最近两年中央高度重视农业,连续出台了两个一号文件,给农民各种补贴和减免,农民确实得到了不少实惠。他说:“从目前来看,中央和省里该给农民的优惠政策也已落实到位了,农民增收确实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 

    安徽农业问题专家何开荫认为,农民增收和农业的长远发展不能单纯靠财政补贴来支撑,而应当多管齐下。农业生产也要尽可能地实现多样化,同时要通过政府的引导机制,合理地降低农业生产的系统风险;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力度,逐步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此达到减少农村人口,整合农村耕地资源,实现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突破,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