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北京:光脚踩糖精焯,青梨枣“熟”了
来源:种子网           2005年08月29日   阅读:

 
 
 
 
    新华社北京8月26日专电(张春健)色泽深红、口感脆甜,个头像个小梨一样,这样的枣在市场上被称为梨枣,很受消费者喜欢。但七八月份的梨枣颜色既青,口感又苦,根本没到成熟期。尽管如此,目前市场上仍然有又红又甜的梨枣卖,这些“违背自然规律的”梨枣从何而来?来自《京华时报》的消息说,这些又红又大的梨枣原来都是小作坊加工出来的! 

    未熟梨枣流入北京 

    这个黑作坊位于海淀区大钟寺89号的一个小胡同的院子里。8月17日早上6点半,一辆大货车停进院子,几名工人把车上的100余袋枣往地上搬。这种每袋10斤的枣比鸡蛋稍小,果皮中厚,青色微红。 

    车上一名穿黑色上衣的中年男子正在与一名工人谈价,这名中年男子说,他是这些袋装枣的批发商。这些枣来自山西,叫梨枣。由于现在还不到旺季,枣还没有完全熟,枣的色泽本是半青半白,味道有点酸涩。他随即拿了几个枣,表示可以让记者尝。记者吃后觉得枣的味道的确偏酸。 

    “枣不甜,主要是因为成熟季节没到,必须等到9月后才行。”中年男子说,但对北京市场而言,把这些枣卖给从事焯枣的人,却是刚刚合适。“我们去年就合作得挺好,每天至少卖上万斤,最多时有几万斤。”说到红火的生意,中年男子颇为得意。 

    工人光脚丫子踩枣 

    卸完货,工人把这些枣搬进一间平房。 

    一身进货商打扮的记者随工人进去,平房里有一个用水泥和砖头砌成的空水池,6平方米左右,上面铺一层塑料布,一条水管通到里面。屋内空气混浊,袋装枣就被堆在污水横流的地上。由于第一次见面,工人们颇为警惕,并未当着记者的面进行焯枣。 

    24日中午11点40分,记者再次来到这个作坊时,终于看到了焯枣的全过程:一名青年男子将堆放在地上的袋装枣拆开,倒进一个塑料盆里,递给一名约40多岁的中年女子;该女子把青枣倒进已经烧热的水中,过一会儿再用勺子把锅里的青枣捞出倒进另一个塑料盆;一名赤膊有文身的青年男子把盆接过,将枣倒进屋内池中。三个人形成的这一条简单而连贯的“生产线”连续工作,池内迅速装满了青枣。据文身青年介绍,水池中早已先放进糖精,青枣倒进这个池子浸泡10个小时左右后,就会被糖精发酵,原本青涩的梨枣就会变成大红枣,吃起来也非常脆甜。 

    在这个作坊中,工人们还经常光着脚站到池中踩枣,“这样糖精可以均匀渗进枣里,让枣皮均匀变红。”一名赤脚踩枣的工人说,“这些青枣特硬,人站在上面也不会踩烂,根本没有问题。” 

    日焯万斤枣仍嫌没赚钱 

    一袋约有200克、状似味精的白色粉末放在作坊墙角,工人称这就是能让青枣变红、涩枣变甜的“美容药”──糖精。“这种糖精放多后,对人的身体有没有害处?”记者问。“吃不死人的,去年焯的枣起码有十几万斤,也没发现有人吃了中毒。但我可从来不吃自己焯成的枣。”记者问他为什么自己不吃时,他很坦白地说:“一想到自己踩在枣上面,踩来踩去,实在吃不下去。” 

    据工人称,这个小作坊,每天至少焯一万斤枣,但也要用去10袋的糖精,每包是15元,此外枣从批发商进货时已达到1元/斤,而焯后的枣价现在是1.15元/斤,所以减去成本,每天的收入才一千三四百块钱。正当记者惊讶于如此高的利润时,工人们则很不满地称,相比去年,“今年的生意差多了,去年焯枣的卖价是3块3,那利润比现在不知道多了多少倍!可能是去年很多人做这行挣到钱,今年大家都来焯枣。所以现在干焯枣这行挣不到钱!我们也就为了混口饭吃呗!” 

    焯后梨枣卖到果品批发中心 

    虽然是个小作坊,但工人的工作流程很“严格”。一名工人介绍,每天早上6到7点从批发商上货,10点开始焯枣,这个过程需要12个小时,大概晚上11点开始把焯好的枣用麻袋装好,然后用车运到附近的四道口果品批发中心里做批发,“有专人来收。” 

    根据工人所说枣的去向,记者来到离该作坊约一公里外的四道口果品批发中心。该中心东侧,有20余名枣贩子正在销售这种梨枣。一名枣贩用中型货车把枣卸下,八九个水果零售商立即上前谈价,最后敲定1.2元/斤。 

    该枣贩称,他住在大兴,这些枣都是在家中焯成,每天最多能焯几万斤。焯成的枣大部分是成批量批发,也有小部分卖给一些水果零售商。 

    采访中,四道口果品批发中心总经理段建国说,5年前,他们市场已发现有一些商贩把糖精焯过的枣混到市场卖。市场当年采取相应措施后,坚决不让这些商贩进入市场。但目前,市场仍存在有这种焯枣的现象,“一定是不法商贩通过其他渠道进入市场。”段建国推测说。 

    卫生部门介入调查 

    海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综合执法大队表示,在国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中,对鲜果类是不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这种糖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白色结晶状的添加剂,甜度是蔗糖的300至500倍。黑作坊用这种糖精来加工枣,人吃后对身体健康有害。 

    卫生监督所提醒广大市民,现在还不是这种枣的成熟期,一般要到9月后才会上市。最好不要购买用糖精焯成的红枣,以确保饮食安全。 

    ■链接 

    合肥市民举报:大红枣是“做出来”的

    新华社合肥8月26日专电(郑方洁 王蓉)记者日前接到一于姓市民举报:“在周谷堆批发市场里,有人在卖用化学药水加工过的红枣……我天天都在这,亲眼看见有商贩每天批来青枣,第二天再运出来卖时就变成了大红枣。” 

    据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青枣经营户介绍,这些人卖的大红枣是人工“做出来”的,根本不能吃,业内人都知道。据他说,给大枣“做美容手术”通常有三种方法:一般是将大青枣放入开水中烫一下,青皮立即变成红皮,并膨胀变大,接着用糖精水浸泡半个小时以上,晾干后销售前再喷上催熟剂。还有就是用盐开水浸泡,浸泡过的枣子虽然又大又红,但味道发苦。另外就是用糖精水加温浸泡。为了使大枣颜色鲜艳、表皮光滑,有的还被喷上甲醛水。 

    据了解,如果此时将梨枣采摘下来后用乙烯利等一些催熟剂处理,可让枣子变红。这些催熟剂虽毒性较低,但长期食用对人体有害。喷甲醛水更会对人的皮肤、呼吸道黏膜、消化道产生严重危害。 

    那么,如何识别被“美容”过的大枣呢?据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董明介绍:用开水烫过或使用了催熟剂、加了糖精的大枣,吃起来甜,但放不住,往往一个晚上大枣就会从内核往外开始变烂。鉴别这种“大红枣”有一个简单方法,购买时只要轻捏一下枣皮,出水的肯定是商贩做过手脚的。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