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准确定位 强化举措 注重实效
本报讯(通讯员 红涛 孙亚安)今年以来,固安县确定了“工作争先,再翻两番”的奋斗目标,进一步突出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持续抓项目,集中抓工业区”的发展思路,扎实推进“五个一”建设,全县经济建设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到12月10日,固安县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658亿元,占全年任务100%,同比增长15%,1——11月份规模以上
工业完成增加值1.903亿元,同比增长11.8%,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14.8亿元,同比增长34%。
选准一个主攻方向。固安县坚持以打造环京郊产业带上最活跃的隆起点为目标,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突出引进工业类项目这一核心,依托已建成的项目,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全力引进财政贡献率大、投资强度高、产业关联度强、能形成产业聚集、就业空间大的项目,着力建设与北京产业的对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流动资本的吸纳基地、科研院所的中试生产基地四个基地,积极培养壮大支柱产业,努力增加二产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份额,实现“二三一”的产业格局,使工业比重达到60%左右,尽快进入工业化中期这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推动全县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突出一个重点。固安县把项目建设放在经济工作的核心地位,采取领导分包、拉练观摩、检查督导、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快项目进度,提高项目质量,积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1-11月份,全县共签约项目9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5个,千万元以上项目57个。项目总投资42.2亿元,合同引资38.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9.3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7.9%、17.6%、57.7%。已有51个项目开工建设,28个项目投产,开工投产率达到82.3%。
打造一个平台。固安县把固安工业区作为引领全县经济发展的龙头,按照“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企业化经营、专业化招商、标准化管理、个性化服务”的全新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工业区的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创造管家型投资服务体系。工业区累计投入资金4亿元,4平方公里的起步区达到了“九通一平”,现已初步形成了汽车部件制造和信息电子两个核心产业。今年以来,工业区共引进项目8个,总投资19亿元,到位资金3.7亿元,世界工业500强英特迈汽车工业集团、美国亚新科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
壮大一批支柱产业。围绕重点培育的信息电子、汽车部件、新型材料、轻工化工、过滤器材、肠衣制品六大产业,制定了行业发展规划和扶植政策,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培育10个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使六个产业年产值分别达到10亿元左右的规模,形成产业集群,进而形成支柱产业乃至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通过合资合作、出让股权、嫁接改造、整体引进等多种形式,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实现“腾笼换鸟”,把企业做大做强。目前,全县已形成渠沟塑料、东红寺肠衣、礼让店渔具、林城滤芯等10个特色工业小区。1至11月份,全县民营企业达到476 家;从业人员为24705人;完成营业收入18.286亿元;上缴工商税收 11916 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76.7%;出口创汇达1460 万美元。
创优一个环境。在硬环境建设上,按照“工业新区、生态家园、恬静小城、和谐固安”的城市定位,突出抓好工业区、县城和重点建制镇的规划和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规划3年城区建设10大工程,计划投资38.4亿元。充分利用国家开发银行1亿元贷款,实施重点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现“一年树形象,三年大变样”的目标。此外,密涿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大(庆)广(州)高速公路正在规划筹建中,两条高速公路为固安今后的招商引资增加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