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纪虽然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但却始终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越来越紧密,市场越来越开放。我国的经济平稳发展、政治局势稳定,正以超乎寻常的气魄融入世界。边境县域适逢良机,大有可为。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从两个大局出发、为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制定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一战略部署有力地促进了边境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边境县域只要把握好时机,充分利用国家鼓励边境贸易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规范经营,拓宽领域,推进边贸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必能带动经济的全面“开花”。
国家民委实行的“富民兴边”战略主要是围绕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机制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个方面开展工作。“以加快周边区域经济合作和发展边境贸易为重点的对外开放”“以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为宗旨的文化设施建设”“以水、电、路、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工作目标,这必将给全国135个陆地边境县、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6个边境团场的2100万人口带来实惠和发展机会。这项行动从1998年实施到现在,投入资金已超过了110亿元,兴建项目达2万多个,覆盖了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农业生产、生态建设、文化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
根据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所倡导建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边境县域,特别是西南边境县域来说,更是一列可搭乘的经济发展高速列车。2000年,中国对东盟出口额为193亿美元,从东盟进口额为22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42.5%和49.2%;2001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达416.1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40%。根据中国东盟专家组的研究分析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旦建成,将创造出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近两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3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大市场。届时,我国向东盟国家的出口将增加55%,东盟国家对我国的出口也将增加48%,双方的合作潜力巨大,对我国边境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拉动作用。
澜沧江—湄公河等次小区域合作也将为我国西南边境县域开拓出发展渠道。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是指澜沧江—湄公河水系干流和支流所流经的地区,包括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泰国,该流域总面积为233万平方公里,人口2.47亿人,该区域合作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各国及东盟积极参与,就连日、美、欧等发达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也十分重视,纷纷携资而来,形成了多重机制并行运作的合作开发势头,合作即将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