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志红
当前,湘西地区各县市区主要发展指标落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关键症结在产业基础较差、造血功能薄弱,主要表现在发展速度慢、经济总量小,集中反映在地方财政困难、农民收入低。要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就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山区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重要基础。农业产业化、山区工业化、农村城镇化,这三者是一个互促互动、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对湘西地区以农为主的县来讲,无论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还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都离不开发展农业产业化。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延伸产业链,为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找到连接点;通过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可以转移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集聚小城镇发展要素,找到发展工业的突破口;通过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方式,可以把产加销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化的发展。因此,抓农业产业化,就是抓工业化,也就是抓城镇化。
要加快湘西地区农业产业化,就应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要以“营销市场化”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由于受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过来,湘西地区在农业产业化建设过程中,注重产品生产,强调产品总量,而在如何搞活农产品营销市场化上,普遍重视不够,研究不多,营销手段显得过时老套、陈旧落后。因此,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思路,从过去的产、加、销转变为销、加、产,真正把营销市场化放到首要位置。要引导各部门立足职能,积极为农产品营销提供优质服务,尤其是加强经济政策、生产需求、商品供求、产品价格等方面综合信息服务。
要以“企业龙头化”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联国内外市场,下联基地及千家万户,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配套服务的功能,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和灵魂。因此,要千方百计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按生产规模和发展需要来规划布局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生产经营格局。通过重点培植具有较大规模、较高起点、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尽快形成覆盖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龙头群体,实现规模效益。
要以“基地规模化”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是龙头企业和经营大户的依托,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农业生产要适应市场的集中收购、加工和流通,就需要基地集中、连片,形成各具特色、较大规模的产业带。只有这样,才能推进农业产业化。
要以“产品标准化”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产品标准化的核心,是要搞好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它是农业产业化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事关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随着农产品市场准入制、退市制、质量检测制、行政负责制的实施,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要以“服务优质化”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服务优质化核心是优化发展环境,加大引导、扶持和服务的力度。要改变过去注重行政推动的办法,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尊重企业和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强化市场运作,把引导的重点放在产业的培育、市场主体的发育和利益联结机制的完善上来。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农业产业开发规划、政策和措施,引导企业和农民从依靠政府组织产销的模式中走出来,在培育和开拓市场中唱主角。要进一步引导企业和农户树立效益意识、“双赢”意识,结成相互促进、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不断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活力。(作者系溆浦县人民政府副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