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技术专栏 >> 内容阅读
解决冬季抛荒 萧山“北菜南移”渐成气候
来源:种子网           2005年12月19日   阅读:

萧山网   红彤彤的草莓鲜艳欲滴,一段段莲藕脆嫩爽口……这些都是南片地区具有特色的蔬菜品种。南片地区的蔬菜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6万亩左右。区农业局的工作人员说,实施了近五年的“北菜南移”工程,终于在南片地区渐成气候了。   南片地区是我区传统的水稻种植区。在1999年之前,南片稻区有20多万亩良田,当时除临浦镇外,其他南片地区基本不种蔬菜。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南片地区地势低,降水量多,加上排水设施不畅,地里往往容易积水,农户认为当地不适合种植蔬菜。   为了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自1999年起,我区实施了“北菜南移”工程。区农业局等部门在南片稻区建立起蔬菜种植示范点,引进适合稻区种植的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通过召开技术培训班、新品种现场会、农技人员下乡指导等方式,引导南片稻区农户学种蔬菜,种好蔬菜。   “北菜南移”在南片地区建立了不少具有示范意义的蔬菜基地。义桥镇联三村原先是一个传统稻区,当地农户只种植水稻,而每亩稻田只能带来300至500元的收益。1999年,在农技人员的帮助下,村里的一些农户种了10多亩的蔬菜,收到了较好的回报,引发当地农户争种蔬菜。如今联三村蔬菜种植面积逐年稳步扩大,种上了南瓜、茄子、番茄、辣椒等10多个品种,并实施了设施化栽培。今年,全基地每亩净收益达到了12000多元。   除了种植传统的蔬菜品种,南片地区也引种不少新的蔬菜品种。进化镇的月萍食用菌种植场经过3年多的发展,菌种场年产鲜菇550多吨,秀珍菇、金针菇、杏鲍菇、小白菇等5只产品获得了国家级绿色食品证书,效益蒸蒸日上。种植场与科研院校合作,抓好菌种生产,扩大菌种继代培养,还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菌类,今年有5户农户种菇5万袋,平均每户收入2万多元。   看到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后,越来越多的南片地区的农户纷纷加入了种植蔬菜的行列。目前,南片稻区的蔬菜种植面积已经有6万亩,稻区农户种上了设施蔬菜、名特蔬菜、野生蔬菜、水生蔬菜、时鲜蔬菜、食用菌等多个品种。“北菜南移”解决了南片地区冬季抛荒的问题,也促进了南片地区农民的增收。 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作者:记者 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