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福建频道
在南平市延平区南山镇的芹山上,有7幢精致的小“别墅”。不过,这小“别墅”里,“住”的不是人,而是兔子。原来,这是当地农民吴跃军的正方禽兔养殖场。他引进、繁育了1万多只法国种兔,年产值可达60多万元,带动30多户乡亲一起饲养。
在大仁洲村河对岸,也有42座这种精致小巧的“别墅”,“住”着绿洲兔业公司从新西兰引进的种兔。听说,公司正投资上亿元建立种兔场、兔肉加工厂,以“公司+农户”形式,带动各乡镇建立养殖基地,形成产业链。
兔子“住别墅”,这是近年来延平区畜牧业走上现代化规模经营的一个缩影。
“十五”期间,以肉兔业为主的草食牲畜牧业的发展,是延平区畜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的一个特征。此外,该区以长富、大乘等品牌为核心的奶牛业异军突起,自1999年起步以来,以每年一个新台阶突破。2004年规模奶牛场19个,存栏奶牛1.8万头,奶类产量5.14万吨,年递增3.2%%,长富、大乘牌乳制品占据全省2/3市场,并向广东、浙江和江西等周边市场拓展。
继奶牛业重点突破后,猪禽业又呈跨越式发展,由传统的家庭饲养模式转向以龙头企业、商品基地场和专业户为重点的城郊型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并向小规模、大群体农户延伸,实现了由“调入区”向“调出区”的转移,年调出商品猪近30万头。
伴随着规模的扩大,畜牧业产业位置凸显,该区目前已成为福建省最大良种奶牛和乳制品供应基地以及全省重要的商品猪调出区。全区畜牧业总产值自2000年以来年平均递增28.47%,今年总产值可达9.56亿元,占农业比重可达48%,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 (詹国兵 胡凤 郑芳)
稿件来源: 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