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县域经济 >> 内容阅读
金星村民养猪致富梦未圆
来源:种子网           2005年12月08日   阅读:

温州都市报   免息贷款让他成了专业户;技术不过关,又让他白忙活大半年———   胡万年给猪喂食   日前,由于技术不过关,文成县金星乡养猪户胡万年的小猪仔只成活了三头。他不禁为自己的创业前景发起了愁。   免息贷款帮助贫困户   金星乡的贫困户胡万年今年40岁,一家三口年人均纯收入才900多元。眼看不少村民靠养猪发了家,胡万年用仅有的家当盖起了猪圈。正当他为筹集启动资金苦恼时,乡里批准了他的1万元免息贷款申请,胡万年立即用这笔钱买进6头母猪。   胡万年的免息贷款来自金星乡的“效益农业基金”,该基金于2002年设立,主要用于扶持种养户和贫困户。想要贷款的村民只要让驻村干部和村主要干部信用担保,就可提出申请。四年来,有100多名村民获得免息贷款。   没有技术养猪受挫   胡万年养猪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顺利。前段时间,3头母猪终于要生小猪仔,结果2头母猪的26头小猪仔全部胎死腹中,一头母猪产下的9头小猪仔只成活了3头。胡万年给我们算了笔账,买一头母猪要花1500元,猪一年的饲料将近1万元,产下的小猪仔才卖了3000多元。9个月忙活下来,不赚反亏。   “没有技术,苦啊!”胡万年说,“如果政府在帮我们筹钱的同时教我们养猪就更好了”。村里的养猪大户说,因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养猪户更多靠的是经验和运气。   智力扶贫值得关注   面对养猪户们遭遇的技术难题,金星乡党委书记郑国组说:“县农业局畜牧兽医站总共只有四五个兽医,乡里只有一个畜牧员,要忙着打疫苗、看病,对小户确实难以顾及。”金星乡信息闭塞,当天的报纸一个星期后才能收到,有些地方连手机信号都没有,乡里唯一的阅览室建在一所学校里,只有几名养猪大户订阅了科技信息报。   现在,乡里主要通过每年四五次的讲座向养猪户传授方法,但效果并不好,许多大字不识的养猪户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根本无法消化。更让人担心的是养猪户们的观念,“我们的材料都是免费提供的,来听课的每人还要给他15元误工费。”郑国组如此透露。   除了资金扶贫,如何对贫困户进行智力扶贫、观念扶贫同样值得思考。孙丽 周俊郎 夏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