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北交所上市在即,五问正大种业!
来源:   2025年08月12日   阅读:

正大种业迎北交所首轮问询,涉及业绩下滑、研发依赖、产能闲置引关注。

      北交所7月25日公布对襄阳正大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正大种业”)申请IPO的首轮问询函,直指公司在创新特征、公司治理、财务真实性及募集资金合理性等四大方面存在多项重大疑问。

      01

      业绩“双降”:收入波动、利润下滑

      问询函显示,2022年至2024年,正大种业营业收入分别为3.19亿元、4.09亿元、3.80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31万元、7684万元、7105万元,呈持续下滑态势。北交所要求公司解释在销量增长背景下收入利润反向变动的原因,并量化分析是否存在进一步下滑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正大种业种子业务毛利率虽高于行业可比公司,但单价与毛利率连续三年下滑,四季度收入占比自2022年的59.29%上升至2024年的69.63%,退货率却逐年攀升。监管层质疑是否存在突击确认收入或经销商压货情形,并要求该公司说明种子业务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的原因及合理性。

      02

      研发“依赖症”:68项授权背后独立能力存疑

      截至2024年底,正大种业累计获植物新品种授权68项,其中45项为自主或合作研发,26项来自授权经营。但问询函指出,公司5项核心技术中有2项依赖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要求其披露合作研发细节并说明“是否具备独立研发能力”。

      此外,公司与隆平高科关于正大3310、正大639品种权的“转让-回授权”交易被重点问询。该交易涉及转基因版本未来权益分配,北交所要求论证是否存在规避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合规风险。

      03

      经销乱象:1600家经销商97%为非法人客户

      正大种业采用扁平化经销模式,报告期末经销商超1600家,其中97%为自然人或个体工商户。监管层要求其说明客户结构是否符合行业惯例,并核查前十大经销商销售真实性。问询函特别提及,部分经销商成立时间晚于合作起始日期,是否存在员工或前员工控制的“影子公司”需进一步披露。

      04

      产能闲置:六成利用率下的3.6亿募资合理性

      尽管2024年产能利用率仅59.94%,正大种业仍拟募资3.63亿元用于云南、张掖两地加工中心扩建及襄阳试验站建设。北交所要求论证新增1万吨产能的必要性,并量化分析如募投项目实施效果不及预期、新增固定资产未来摊销及折旧等对公司营业成本和毛利率的影响。

      05

      治理隐忧:无实控人状态下的资金占用

      控股股东卜蜂集团通过多层境外架构控制公司61.75%股份,但报告期内认定“无实际控制人”。监管层追问控股股东卜蜂集团通过多层境外主体控制正大畜牧投资的原因及合理性,并要求披露报告期内内蒙古正大农业占用资金的具体情况。

      问询函还涉及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定价等敏感问题。

      相关阅读

      此前的6月30日,北交所官网披露了正大种业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公司上市申报材料被正式受理,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正大种业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4,804.95万股(不含超额配售选择权),拟募集资金为3.63亿元,其中26445.70万元用于云南正大种子加工中心建设项目,5435.87万元用于张掖正大卜蜂种业有限公司玉米种子加工二期项目,4447.25万元用于正大种业襄阳核心试验站建设项目。

      正大种业成立于1996年7月,距今已经有近30年的经营历史,注册资本1.44亿元,注册地址为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区,法人为王富杰。2024年,正大种业正式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创新层挂牌。

      作为正大集团在襄投资兴建的子公司,正大种业主要从事玉米种子研发、生产、销售,目前是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成员和国家育繁推一体化玉米种业企业。

      公开信息显示,卜蜂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持有发行人33.99%的股权,并通过全资子公司正大畜牧投资(北京)有限公司间接持有正大种业27.76%的股权,合计持股比例达到61.75%。

      来源丨农财君综合整理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