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
遵化市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在增强“四个能力”上下功夫,推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不断增强发展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遵化市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按照“一产调优、二产调强、三产调快”的调整思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一是优化提升第一产业。按照“建基地、抓龙头、创特色、打品牌”的思路,以发展无公害特色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坚持向规模要效益,用安全提价钱,靠特色打市场,下大力解决农民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缺信息、缺技术、缺资金等问题,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服务扶持力度。建立农业信息中心和农产品检测中心,搭建上连国家部委、省市厅局、下连乡村和种养大户的农业信息平台,提高主要农产品市场抽检率;鼓励农技人员深入基层承包基地,为农民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充分发挥信用联社支农主渠道作用,深入开展信用乡镇、村、户创建活动,发放支农小额贷款,为农民发展规模生产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坚持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目标,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形成在蔬菜、果品、板栗、粮食、肉类加工等各个领域都有龙头企业带动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并成为全市出口创汇的主体。
二是调整壮大第二产业。坚持“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围绕把优势产业做大,把骨干企业做强,按照“发挥优势扶大户、分类指导促中户、宽松环境育小户”的思路,不断加大对建龙、港陆、热电厂等立市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高冶金矿山、电力能源、建筑建材、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医药化工、纺织服装七大产业素质。近年来,遵化市冶金矿山业得到迅猛发展,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4年,遵化市冶金矿山业完成增加值58.3亿元,上缴税金8.4亿元,分别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34.9%和66.1%,对遵化市经济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为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今年遵化市一方面鼓励建龙、港陆两大钢铁企业加快08铝、耐候钢等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加快企业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化;另一方面加大对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谋划实施力度,争取有力措施加快上海华篷防爆科技有限公司HAN阻隔防爆技术项目和河北宝钢制罐有限公司钢制易拉罐项目的建设步伐,进一步优化我市工业经济结构。
三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按照做强龙头(清东陵)、壮大支点(汤泉)、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带动沿线(长城沿线)旅游发展思路,不断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力度,打造以世界文化遗产地清东陵为带动,以汤泉为支点,以百里长城旅游公路为纽带的百里长城黄金旅游线,不断增强对客源的吸引力。以旅游业为龙头,辐射带动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以及通讯、信息、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拉动力
遵化市坚持“一二三产业并举,大中小项目一起抓”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项目建设投入力度,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上项目。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增投入、上项目。重点实施广野渍菜、脱水菜,栗源小包装栗仁、栗蓉,蓝猫10万吨果汁果奶,长城科贸500万只肉鸡加工、2万吨亚澳肉类加工,万全3万吨高档酱油等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以此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二是围绕提升传统工业产业层次上项目。围绕提升传统工业产业,推动工业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高。重点谋划实施建龙总投资5亿元的50万吨冷轧带钢、总投资1.28亿元的26万吨钢管、港陆总投资15亿元的200万吨热轧薄板、热电厂总投资28.8亿元的二期技改扩建和以延伸钢铁产业链条为目标的总投资7亿元的钢制易拉罐等立市大项目,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整体竞争力。目前,建龙已形成年产铁、钢、材180万吨的配套生产能力,港陆公司也形成年产铁120万吨、钢80万吨的生产能力,电厂二期项目正在抓紧实施。
三是围绕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上项目。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加快推进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的转变,围绕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旅游服务档次,重点谋划和组织实施好清东陵旅游服务基地、龙门口水上乐园、省级汤泉皇家旅游度假区开发等重点旅游开发项目。
四是围绕解决水电路等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上项目。围绕有效解决对项目建设有瓶颈制约的水、电、路等方面人为问题,加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谋划和组织实施力度。重点谋划并实施般若院、上关等主要水库至建龙、港陆等重点骨干企业引水工程、龙门口水库续建、热电厂二期、黎河梯级电站、新建220千伏变电站、三环路开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增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对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承载力。
五是围绕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上项目。按照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解决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问题,谋划实施一批社会事业发展项目。分批实施高级中学新校建设、市疾病控制中心、传染病分院建设以及中小学危房和乡镇卫生院改造等工程项目,有效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遵化市坚持“借外力、启内力、活机制、促发展”的思路,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最有潜力的增长点来抓。制定出台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发展用地、项目审批、投资信贷、人才培训等方面为企业创造宽松环境,促进民营经济的快发展、大发展。通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成功地吸引了大量市外资本的流入,搞活了企业的经营,促进了企业管理机制的创新,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不断提高城市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
遵化市立足地处京津唐承中心的区位优势,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际出发,确定了建设唐山北部中心中等城市的发展目标,全面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建成区面积16.8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3万人,城镇化达到46.8%。2005年,计划实施城市建设项目85个,总投资35.7亿元,重点实施城中村改造、小区开发、城市路网及市政基础设施四大工程23个重点城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