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农业机械 >> 内容阅读
小农机试闯富民路
来源:种子网           2005年11月26日   阅读:

成团镇甘塘村。谭国邦望着自家的20多亩甘蔗,脸上洋溢出丰收的喜悦。他说,今年甘蔗刚好翻蔸,因为是深耕深松,甘蔗长势喜人。"往年请人用牛犁,犁得浅,保不了水,一到大旱天甘蔗都是瘦蔫蔫的,风一来更是断的断,倒的倒,一亩收上4吨就算是好的了,今年一亩少说也有个5、6吨吧。"加上今年糖又得价,谭国邦可有数算了。不过他又说,村里谭国等的甘蔗才叫多,差不多有100亩,那才有数算呢。 甘蔗年年种,缘何今年才得以大面积的"深耕深松"并迎来丰年?用村民们的话来说,"全靠农机进咱村"。 7月6日,在柳江县2005年首批中央、地方财政补贴购置农业机械发车仪式上,柳江县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主产县,被列为中央和自治区实施农民购机补贴12个试点县之一,共获得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农民购置农机资金66万元。16名农民把拖拉机和水稻联合收割机开回了家。 成团镇甘塘村的韦安民买回拖拉机,短短几个月已作业了400多亩,纯收入就达2万多元。柳江这边的活儿做完了,又到柳城社冲乡一带实行异地农机作业服务。"高峰期还没到呢,做到明年3月,估计纯收5、6万块没问题。"韦安民说,"买回机子,不但可以帮自家创收,更满足了村民们深耕深松的需要。"穿山镇的覃秀恒说,他们那里的甘蔗刚开始砍,机子还不是很忙,"不过已经好多人来找我预订了,加上家里原来那两台机子,今年耕上1200多亩地是没问题的。" 进德镇江中村的韦尚军得到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的9万元,自己又添了10几万,买了一台联合收割机,当地晚稻一收割完,他就把机子开到了外省,在广阔的北方麦地里奔忙不止,实现异地创收。 农机进到村里了,机耕的好处看到了,加上甘蔗得价,许多原先一直种着玉米、黄豆等传统作物的农民纷纷说,明年也要改种甘蔗了。 "能有多点机子就好了,到收割时一台机子家家等,忙都忙不过来。"购置农机的补贴让十几台农机进了村,但还远远没有满足老百姓的期盼。 柳江县自2001年开始推广深耕深松技术,并到各乡镇召开深耕深松现场演示会,深耕深松技术可以说是早已深入人心,但全县目前农机的拥有量却远远跟不上要求。据了解,柳江县目前拥有收割机11台,农用拖拉机4526台,比上年增加102台,农机总动力182926千瓦,全年农机总作业值1。068亿元,全县机耕面积57万亩,深耕深松面积13。11万亩,机械收割面积5595亩,机械脱粒面积23。63万亩。虽然农机化各项工作取得较好进展,但还是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步子。县农机监理站科技管理股股长覃安乐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增加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