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际动态 >> 内容阅读
第四期IPI/NATESC灌溉施肥技术培训班在陕西杨凌成功举办
来源:种子网           2005年09月08日   阅读:

  
     
  
  
   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NATESC)和国际钾肥研究所(IPI)共同主办,陕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共同承办的第四期IPI-NATESC灌溉施肥技术培训班,于2003年9月4日-8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办。参加这次培训班的代表来自全国各省(市)及重点市、县土肥站、农业院校及涉农企业,共90余名。另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关专业的100多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培训班。来自国际钾肥研究所中国项目协调处、以色列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局以及我国全国农技中心土壤处、山东省土壤肥料总站、新疆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推广单位及科研院所的14位灌溉施肥方面的专家、教授分别就中国灌溉施肥技术的发展现状、灌溉施肥技术的养分管理、灌溉施肥技术中钾肥的应用以及灌溉施肥技术管理等内容进行了专题讲课培训,并进行自由提问和交流讨论。另外,通过参观考察杨凌节水灌溉工程研究中心、杨凌新天地公司现代化温室大棚等,增强对灌溉施肥技术的感性认识。
   灌溉施肥是将施肥与微灌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农业技术。微灌(滴灌)1860年由德国发明,我国1974年由墨西哥引进滴灌技术。九五期间,我国从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战略出发,大力推广节水、节肥新技术,开始将微灌与施肥技术相结合,并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微灌施肥的发展呈现三个特点:一是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发展微灌,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展很快;二是微灌向着更加节约能源和水源的方向发展,促使微灌施肥技术理论和设备的研究不断深入;三是新技术(如计算机软件、激光、GIS等)不断应用到微灌施肥中,促使微灌施肥向机械化、自动化发展。
  
  
   土壤与环境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