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禽流感危机昭示农户亟需避险
来源:种子网           2005年11月24日   阅读:

[ 作者:张丽娜 来源:消费日报 责编:周文国 ]   不久前有调查显示,2004年我国农民平均每户投资保险不足2元。该消息引起各界关注。近日,大面积爆发的禽流感让很多养鸡专业户因无保险而损失巨大,也深刻体会到"增收离不开保险"的道理。11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2005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形势报告会"上,"中国农业保险的现状、未来和制度建设"成为与会专家讨论的话题之一。   缺少鼓励政策和相关法规支持农业保险到底有多大作用,以致引起如此多的关注?今年11月发生的一件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据了解,生猪养殖大县--吉林省梨树县的农民前不久苦于得不到足够的贷款支持,而当地农村信用社里却有1亿元资金闲置。日前在长春举行的农业保险联席会议上,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富国说:"不是信用社不想贷款给农民,而是风险过高,信用社不敢贸然贷款。"尽管在信用社与保险公司协调后,梨树县农民终于买了保险并得到贷款,但在我国很多地方,因为没上保险而得不到贷款的农民不在少数。   某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刘女士告诉记者:"贷不到款也许还算不了什么,对我国2.3亿农户来说,遭遇天灾人祸才是最让人痛心的事情。今年大面积爆发的禽流感,对养鸡专业户来说,就是飞来横祸。尽管政府有一定的补贴,但若上了保险,农民也许就是损失多少就可获得赔偿多少了。"在今年的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形势报告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表示,粮食安全的问题始终不可忽视,农业入世后,过渡期面临的风险和压力比较大,重大动物疫病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也比较大,特别是对畜牧业和家禽业的影响都不可低估。   刘女士对记者说,对于承受着各种风险和压力的农民来说,买一份保险也许是最简单的"避险之策"。   到底是什么阻碍了农民投保的热情?又是什么阻挡了商业保险公司"下乡"的步伐?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日前指出,农业保险实践中面临着缺乏巨灾支持保护体系、国家财税政策支持以及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据介绍,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减轻动物疫病和自然灾害给农民带来的损失,已成为我国政府深化农村改革的必然之举。   认识有较大提高其实农民和商业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的认识与从前相比,已经大有提高,下面的数据就能说明。据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透露,今年1-3季度,农业险保费收入6.07亿元,同比增长66.07%。农业险保费收入占财产保险业务收入的0.63%,较去年同期上升0.21个百分点。农业保险赔款1.9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4%。目前,保监会正会同相关部门,着手研究制定政策性农业保险鼓励支持政策,保证农业保险实践工作顺利开展。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农业保险产品达160多个,险种已发展到涵盖种养两业、家庭财产、人身意外及合作医疗等涉及农民生产生活各方面的保险服务。保监会已在上海、吉林、黑龙江分别批准设立不同经营模式的农业保险公司,在江苏、四川、辽宁、新疆等省(自治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对农民来说,买份保险将不再是件陌生的事情。   借助国外模式据了解,目前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推行农业保险。许多国家采用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方法,即国家通过设计合理的运行机制,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使国家、企业和农民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在开展农业保险的过程中相互协调--国家通过支持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来实现发展农业以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社会目标;保险公司通过开办农业保险,实现获得经济效益的企业目标;投保农民个人则是农业保险的直接受益者,以少量的保险支出获得比较稳定的生产收入,把农业风险转嫁出去。   据相关专家介绍,国外农业保险的发展是以法律法规的完善为基础的,其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美国的农业保险原则上实行自愿参保,但由于1994年美国《农业保险修正案》明确规定,不参加政府农作物保险计划的农民不能得到政府其他福利计划,如农产品贷款计划、农产品价格补贴和保护计划等,必须购买巨灾保险,然后才能追加购买其他保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事实上的强制保险。另外,政府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其中,美国巨灾保险补贴全部保费、多种风险农作物保险等保费补贴率为40%。还有,政府对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美国通过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对参与农业保险的各种私营保险公司、联营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支持。日本则由都、道、府、县的共济组织联合会和中央政府为市、町、村的农业共济组织提供两级再保险。   根据国外农业保险的发展经验,专家建议,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组建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直接经营农业保险。其业务费用和经营亏损完全由国家财政来承担,免征一切税赋。二是采取自愿互助保险模式,即由合作性保险组织经营原保险的模式。例如,以乡为单位,成立农业保险合作社,经营农业保险的原保险。三是由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原保险,政府成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经营再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