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福建农业综合开发促增效 累计投资45亿多
来源:种子网           2005年11月24日   阅读:

福建农业信息网   又到了晚稻收割时节,邵武市洪墩镇尚读村农民肖厚顺望着自家8亩耕地里金灿灿的稻谷,不禁喜上心头。又是一个丰收年!   可在肖厚顺的记忆中,以前这里的农田有相当一部分是渍涝田、锈水田,大雨一来就成为漫过腰间的烂泥潭,雨季过后,大片的耕地又干旱龟裂,加之没有必要的道路,收割时节,稻谷、烟叶只能靠肩挑背驮。在盛夏,为了引水灌溉,常常是全家出动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围水,有时还会因为水源发生争吵,即使这样用功用力经营土地,一年也只能种一季水稻。   如今,情况大不一样了。自国家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政策以来,福建省紧紧抓住这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机遇,以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目标,在坚持农民自愿的前提下,通过政府财政投入、农民自筹配套、吸引银行信贷资金的办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综合开发。邵武市洪墩镇尚读村2万亩中低产田与省内一大批中低产田一起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中。自2000年起,洪墩镇连续实施四期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投资1020万元,维修加固拦河坝、排灌站,衬砌排灌渠,修建机耕路,同时改造耕地2.02万亩。当年的渍涝田、锈水田已经成为丰产田、高产田。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广大农村出现了一片片“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田平整、机能耕”的标准化稳定高产农田,依田而建的排渍沟,泄走了烂泥田里的死水臭气,笔直宽阔的机耕路直通稻田,农民们再也不必担心因道路不畅而将丰收的果实烂在田里。   据统计,“十五”期间,福建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累计投资45.6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0.1亿元,省内各级财政配套资金10.78亿元,项目区群众和建设单位及企业自筹资金15.55亿元,利用银行贷款9.2亿元。通过综合治理,全省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68.1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63.2万亩,改良土壤面积85.8万亩,新增机耕面积74.1万亩,增加林网防护面积49.9万亩。形成了邵武洪墩、永安安砂等优质稻生产基地;漳浦沙西榕树盆景生产基地等一批农业集约化生产基地。   福建省财政厅新闻发言人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在继续加大对中低产田改造的同时,福建省农业综合开发将进一步加大对辐射带动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集中农业产业化财政资金,重点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服务项目,有效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推动农业集约经营,使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成为当地高效农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柱,起到受益当地、辐射周边、带动一方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