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玉米是指具有特殊风味和品质的幼嫩玉米,也称水果玉米。在实际生产中,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秃尖缺粒穗、小果穗、虫蛀穗、破损粒穗、过老穗和过嫩穗等不合格穗,而影响玉米的品质。本期节目介绍鲜食玉米果穗结实不良的防治措施,几种不合格果穗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措施。
相关知识:
鲜食玉米果穗结实不良的防治措施
一、鲜食玉米果穗结实不良的原因有:
1、遭受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在玉米抽雄散粉、吐丝授粉期间,一是遭遇到高温干旱天气,造成授粉不良,或雄穗与雌穗抽生不协调,间隔时间过长,不能正常授粉;二是遇到长时间阴雨天气,玉米雄穗不能正常散粉,雌穗花丝授粉不良,结实性差。
2、鲜食玉米种植管理不规范
鲜食玉米种植密度过大,田内荫蔽,相邻植株叶片盖住了玉米雌穗,极易造成授粉不正常;若玉米间作种植密度过稀,田间群体花粉量不足,也会造成授粉不良。病、虫防治不及时,玉米植株受害也是造成授粉结实不良的原因之一。
3、鲜食玉米品种生理特性
有些鲜食玉米品种果穗比较大,上部花丝授粉不良,造成结实不正常;有些品种果穗苞叶数量多,包裹紧密,造成吐丝不畅,而授粉不良,结实不正常。
二、鲜食玉米预防结实不良的措施
1、鲜食玉米选用优良品种。选用紧凑株型,中大果穗,苞叶薄,松紧适中,抗耐自然灾害性能强的品种。
2、鲜食玉米规范种植密度。根据玉米株型,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单作地块选用半紧凑型或紧凑型品种,每亩种植密度以3000—3500株为宜;间、套作地块,每亩2500株左右为宜。最好采取育苗移栽方式,实行大、小苗分级、叶片定向(叶片与行向垂直)栽培。
3、鲜食玉米科学运筹水肥。按照3:1:3氮磷钾需肥规律,推广平衡施肥,巧施种肥、重施大喇叭口肥、补施花粒肥。在浇水上做到施肥后立即灌溉,合理密植,协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平衡。
4、改善鲜食玉米田间小气候。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畦灌喷施以及根外施肥降低田间气温,提高大气湿度,减少高温干旱对玉米的危害。
5、鲜食玉米人工辅助授粉。两人拉绳顺着玉米行晃动雄穗,使雄穗摇摆散粉,每隔5行人工授粉一次,进行2-3次即可,时间在上午8点-11点晴天进行。
6、鲜食玉米病虫害防治。采用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实施病虫草害统防统治作业,防治苗期病虫危害。可显然减少虫蛀穗。
7、鲜食玉米重施攻穗肥。玉米追肥应本着前轻、中重、后补的原则。玉米长到15片叶左右时,可随浇水亩施尿素10公斤或硝铵10—15公斤。在玉米抽穗至灌浆期,每亩用0。25公斤磷酸二氢钾和0。5公斤尿素对水40—50公斤,于下午喷洒于叶面,进行根外施肥,可显然减少果穗秃顶。
8、鲜食玉米剪短花丝。玉米雌花丝浮现苞叶后,花粉自落丝上授粉,雌花授粉后,花丝即萎缩。但经常因花丝不齐,上部抽出较晚,有些花丝得不到花粉就延续生长,直到10—15厘米长。因为花丝太长,互相遮盖,影响下面花丝授粉。因此,应将花丝剪短,只留1。5—2厘米,使花丝呈馒头状或马蹄状,前短后长,有利授粉,可减少果穗秃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