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节节麦
紫茎泽兰
水花生
长芒苋
刺苋
豚草
三裂叶豚草
少花蒺藜草
飞机草
水葫芦
黄顶菊
马缨丹
毒麦
薇甘菊
银胶菊
大藻
假臭草
刺萼龙葵
加拿大一枝黄花
假高粱
互花米草
![]() |
马缨丹,一种恶性杂草,果实有毒,曾经是观赏性植物。 |
对于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与栖息环境来说,任何非本地的生物都叫外来生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已超过500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生物中,我国已有51种之多。很多外来植物如同“恶之花”,具有观赏价值却又有极大的危害,科学认识这些外来入侵物种,熟悉他们的形态和生长规律、防治方法,对我们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有着积极的作用。 ——编者
极具观赏性的有毒植物:紫茎泽兰
![]() |
|
紫茎泽兰原产于中美洲的墨西哥,186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种到夏威夷群岛,1875年引到澳大利亚,后逸为野生,随后在南亚、东南亚等地蔓延成灾。在我国,紫茎泽兰主要分布在云贵川、两广、重庆、湖北等地。紫茎泽兰的生态适应幅度极宽,性喜温凉,耐阴、耐旱、耐寒、耐高温。基本只要有水分和光照的地方都能生存,特别是在农田、草地、退化草地、林地和森林,以潮湿土地上生长最为茂盛。
紫茎泽兰看上去是一丛丛白色的小花,很漂亮,但它到哪里对哪里的生态系统基本上是毁灭性打击。天然草地被紫茎泽兰入侵后,牧草基本消失,失去放牧价值,如果长在农田,导致土壤肥力严重下降,土地退化,在西南地区,紫茎泽兰使得大批野生中药材失去生存环境。对畜牧业来说,其带纤毛的种子和花粉会引起马属动物的哮喘病重者会引起肺部组织坏死和动物死亡,而且人畜接触会引起牲畜烂蹄病和人的手脚皮肤发炎。
防治方法:化学防治主要是使用相应的除草剂,或者在花期使用氯酸钠粉。物理防治中人工挖除最有效,然后晒干烧毁。生物防治采用的是遵循自然法则,如植被替代法,经过人工或机械防除后,立即种上人工牧草,如三叶豆,替代紫茎泽兰。
牧草的灾难:刺萼龙葵
![]() |
|
刺萼龙葵原产于美国。可能由种子混杂在饲料中传入中国。刺萼龙葵靠种子繁殖后代。在我国,刺萼龙葵于1981年在辽宁被首次发现,后扩散到吉林、山西、河北,近年来已经入侵到北京、新疆等地。刺萼龙葵适应性极强,耐旱又耐湿,在干旱的田间地边、荒地、草原、牧场都能生长,而在湿润地、沟渠、河滩上植株生长的更加茂盛高大。
刺萼龙葵的危害主要是生长速度快、竞争力强,与当地物种争夺水分、养料、光照和生长空间,使其他植株无法生长,一旦入侵牧场则降低草场质量,伤害牲畜,影响放牧及人类活动,对羊毛产量及质量具有破坏性影响。同时它还是马铃薯甲虫的寄主,后者是马铃薯等作物最具毁灭性的检疫害虫。刺萼龙葵的植株有毒刺,叶、心皮、浆果和根含有茄碱,这是一种神经毒素,一旦被牲畜误食,可导致中毒,毒性足以致死。
防治方法:最有效的是在其植株幼小的时候将其彻底铲除。近几年科研人员也尝试通过种植紫穗槐、沙棘等经济、生态作物,形成密集的草丛,抑制刺萼龙葵的生长和繁殖。
曾经的饲料,现在的农业灾星:水花生
![]() |
|
水花生也叫空心莲子草,起源于南美巴拉圭南部和阿根廷东北部的湿地。在我国28个省市区均有分布,主要位于东经97度以东,北纬45度以南。20世纪30年代,日军将水花生作为马饲料引入我国。50年代以来我国各省把它作为猪饲料大面积引种,后由于其营养价值低,被放弃逸生为野生。
水花生是一种喜湿喜肥水陆两栖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繁殖能力极强。在农田、果园、菜园、桑园、苗圃等地,地下茎蔓延呈蜘蛛网状,与植物争肥、争水、争光,使水稻、小麦、玉米、红苕等大规模减产。而在鱼塘等淡水养殖水域中滋生,能够封闭水面,导致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使鱼、虾窒息而死,水花生腐烂后污染水质,极大影响水产捕捞业。
防治方法:对于密度较小或新入侵的种群,水花生的防治可人工或机械铲除、打捞。也有相应的除草剂用于化学防治。原产于南美的水花生专食性天敌昆虫莲草直胸跳甲对水生型植株效果很好,但对陆生型的效果不佳。
水生植物的害草:水葫芦
![]() |
|
水葫芦也叫凤眼莲,原产南美洲,通过自然传播到其他国家。在我国,水葫芦在17个省市区都有自然分布,最为严重的是浙江、福建、台湾、云南、广东和海南。
水葫芦被列为世界十大害草之一,1903年已经传入我国,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河、湖、沟、渠、池塘等水域中大量生长,蔓延成灾。水葫芦堵塞河道,影响航运,阻碍排灌、降低水产品的产量,对农业、水产养殖业、旅游业等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防治方法:人工防除难以清除水中的种子,需要年年防治,效果不能持久。相应的除草剂如百草枯可以抑制水葫芦的生长,但也容易降低水体中的溶解氧和水体的酸碱度,导致池中鱼类死亡。目前通过天敌的互作、天敌与除草剂的互作、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的协调配合,达到对水葫芦的有效持续控制。
主要防治方法
目前,我国对于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治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这三种方式。
物理防治一般是人工或者机械清除,这种方式费工费时,对于繁殖能力极强的植物效果不佳,而且清除的植物残留多采用燃烧的方式,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化学防治主要采用的是除草剂,对于水生植物来说,可能会影响水体和鱼类的安全,所以使用除草剂一定要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严格按照规定使用。
生物防治主要利用了自然环境中各物种的相生相克,如引进天敌或者种植抢先占领地表、光照、水分的植物。
此外,在流通环节应加强检验检疫,从源头堵住外来生物的入侵并减少传播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