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5-09-08 来源:包头日报 作者:郝茂生
--------------------------------------------------------------------------------
自2000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启动实施以来,达茂旗以“山要绿、民要富”为目标,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全力推进林草业发展,共完成人工造林711万亩,全旗的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实施前的1.98%提高到现在的3.78%,不仅使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而且还起到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美化环境、调节气候、抗灾减灾的作用,同时使全旗6.2万农民家庭增收受益。
6年来,达茂旗先后启动实施了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建设工程,特别是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他们坚持因地制宜、适地种树、乔灌草合理配置、农林牧科学结合,探索出了一条适宜达茂旗退耕还林的“林——草——畜”模式,工程实施以来共退耕还林39万亩,其中在退耕地造林20万亩、配套荒山荒地造林16万亩、配套封山育林3万亩,退耕人口6.2万,人均退耕面积3.2亩,人均每年获得补助粮款512元,从而延长了林产业链条,实现了林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的目标。
相关链接
■ 息烽县兑现退耕还林钱粮补助100余万元
■ 陕西:安塞县退耕还林后大棚保增收
■ 陕西:安塞县退耕还林后大棚保增收
■ 退耕还林草 青海贵南县1000牧民将成“城市居民”
■ 农民增收 退耕还林让陕西农村"和谐稳定"
■ 退耕还林草 青海贵南县1000牧民将成“城市居民”
■ 陕西省用后续产业确保退耕还林不反弹
■ 凤山县退耕还林退出良好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