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果树下套种的地膜花生亩产量在700斤左右,田头收购价每斤3元,这5亩果园仅‘副业’这块就能收入1万多元。”徐州市沛县鹿楼镇七堡村果农李兵高兴地说。
果蔬套种是果树与蔬菜间作的一种种植模式,目的是在不影响果树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这种套种模式在很多人心目中再简单不过了,但记者在鹿楼镇采访时发现,这一间作模式却被该镇农民摸索出很多道道,而在土地上榨出“外快”的不只李兵一人。
鹿楼镇地处大沙河畔,这里全部是沙质土壤,非常适合果树种植。近年来,该镇建设了万亩果品基地,果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也逐年增多,由原来的桃、梨、苹果等常规品种,发展到油桃、杏、黄桃等新品种,加之低龄果树植株矮小、荫闭性不强,这就为树间套种蔬菜提供了空间。怎样让树间空地产出钱来,该镇果农动起了脑筋。
“这套种也得讲科学!要充分考虑土壤、光照、地势和果树植株大小等多种因素,套种品种和种植宽度也有讲究,有高套矮、深套浅、阳套阴等多种方式。”该镇农技服务中心技术员介绍说,“个别光照条件好,但水源稍差的地块还有套种棉花、山芋等耐旱作物的,一切都是为了创造最大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