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5-09-06 来源:农业部 作者:梁宝忠
--------------------------------------------------------------------------------
本网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自主开发的我国农业科技领域第一个大型集成服务系统——“中国农业科技文献与信息集成服务平台(NAIS)”(www.nais.net.cn)现在正式开通。
该平台是在充分整合国家农业图书馆与农业信息研究所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系统的信息研究成果、多样的信息服务内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集资料查询、知识传播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该平台实现了网络信息的智能采集与分类,信息订阅与推送的综合集成,不仅汇集了丰富的农业信息资源,而且实现了网络化农业信息服务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突破,构筑起了农业信息服务的桥梁,大大提高了服务的广域性和针对性。
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许世卫博士告诉记者,国家农业图书馆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在世界农业图书馆排名中,馆藏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以排头兵的责任感和敢于攻关的精神,依靠自身信息技术研究与资源优势,自主研发成功的农业科技文献与信息集成服务平台,既利用现代网络服务手段改进了传统的到馆、借阅、电话、传真、邮寄等服务方式,也顺应了时代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的新形势,是迎接国内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挑战的一项战略选择。平台的开通和有效使用,不仅标志着我国农业科技信息研究和服务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将有效推动和提高了我国长期以来积累的丰富的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发挥其应有的效益,构筑起了农业文献信息为解决“三农”问题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的长效机制。
据了解,中国农业科技文献与信息集成服务平台主要由服务指南、目录检索、资源检索、信息服务和专题信息五个部分构成,设有最新资源、相关链接、服务公告等辅助栏目。“服务指南”主要展示农业信息所拥有的资源和服务、传达用户的反馈并进行解答。“目录检索”提供了在线检索、浏览国家农业图书馆全部馆藏文献目录以及最新购买的图书、期刊、视听资料等文献资源的功能。“资源检索”使用户可以快速、方便地浏览和检索信息所自建和购买的全部电子资源,包括中外文网络数据库、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光盘资源以及包括古籍数据库在内的特色馆藏服务。在信息服务栏目,用户不仅可以享受全天候的原文提供及文献扩展服务,还可以获得精心组织的网络参考咨询、定题服务、SCI咨询服务、信息订阅与推送、网上资源推荐以及农业网站导航等多种服务。而“专题信息”则为用户展示了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所独具特色的农业科学数据、农研报告、论文专著、专题文献、农业科技成果以及农业科技期刊等,可以帮助用户了解国内外农业科学研究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提供权威的学科战略决策服务。
据赵瑞雪博士介绍,中国农业科技文献与信息集成服务平台在网络化农业信息服务领域实现了8项技术创新:
1、严格规范的开发流程管理。平台严格按照CMMI标准流程进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开发,使用国际标准Unicode,支持各种语言版本,可以在浏览器的中/英以及其他语种间自由转换;程序具有良好的标准性、稳定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2、灵活的网络结构。平台采用基于链接方式的网络结构,相对独立的系统之间的集成通过超级链接进行,保证了平台系统的灵活性和各子系统开发维护的独立性。
3、可扩展的平台功能。平台的内容管理系统使非信息技术人员通过非编码方式扩充修改系统栏目结构和内容成为可能,这将极大的增加平台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也将降低网站内容维护成本,缩短更新周期。
4、领先的数字信息采集与推送技术。该平台实现了网络信息智能采集与分类,信息订阅与推送的综合集成。智能采集系统可以实施对“内容加密”网站以外的全部网站类型进行采集与过滤,提供基于多种分类分词算法的农业信息分类,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信息推送系统支持用户One2One个性化界面登陆与信息定制,系统可根据设定的周期发送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到指定的邮件帐户。而平台提供的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频道订阅功能则使用户不需访问网站就能自动获取平台最新消息和新闻。这对于需要掌握某个领域的研究动态前沿的用户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使服务平台的建设水平进入同类系统的先进行列。
5、高效的跨库、集成检索技术。采用Java,XML技术,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基于WEB的“一站式”网络数据库集成检索服务。用户可同时选择多个数据库资源,从同一个检索入口对多个资源提交检索请求,检索结果统一显示。在国内率先实现在集成检索中对信息附件的下载、支持对超复杂网络数据库的集成检索、异构数据库并发访问的容错控制与管理以及集成检索过程中的结果异步刷新。
6、拓展的信息服务空间。通过转发代理服务器和IP绑定终端间的HTTP转发通讯技术,该平台实现了馆藏一次文献、二次文摘以及电子全文的无缝集成服务。用户无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对受限访问的网络数据库进行文献访问。
7、个性化的增值服务模式。服务平台提供的个性化增值服务将为每一个注册用户提供更贴身的服务。注册用户可以通过查阅我的问题,我的订单,费用明细等栏目内容,全面细致掌握自己使用平台的情况,这将提高用户对服务平台信任依赖程度,提升服务平台亲和力。
8、完整的电子商务服务模式。服务平台的文献原文提供系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从原文选择、订购、付款、原文发送和接收的电子商务服务模式。
相关链接
■ 中国工程院众院士深入考察“把脉”山东农业
■ 北京大兴区镇级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建设得到市科委领导关注
■ 江苏丹阳市积极推进“三型”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
■ 哈尔滨动力区青年志愿者服务农村科技平台正式启动
■ 哈尔滨动力区青年志愿者服务农村科技平台正式启动
■ 哈尔滨动力区青年志愿者服务农村科技平台正式启动
■ 农业部决定设立中华农业英才奖
■ 关于开展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评选工作的通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