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蔬菜种子 >> 内容阅读
河北“蔬菜大王”杨军:让全村都能从蔬菜棚里赚钱
来源:中国河北   2013年11月22日   阅读:

入冬了,外面天寒地冻,而张家口怀安县渡口堡乡马圈湾村西的大棚里,绿油油的韭菜长势正好。大棚的主人杨军蹲在垄间,轻轻撩起一片韭菜叶儿,像是夸奖自家孩子一样笑着说道:“看,我这韭菜长得好吧,这是第二茬了,春节前就能上市,行情肯定差不了。”

杨军是马圈湾村的“蔬菜大王”,他种植了一百多亩蔬菜大棚,纯收入40多万元。村民有20多人常年在棚内打工,30多人受他影响也种起蔬菜。说起自己的种菜过程,46岁的杨军感慨颇多。

“蔬菜在市场上价格不低,但菜农收入却不高,主要是不成规模,又都单打独斗力量太小。”杨军是个心思灵活的人,多年和蔬菜打交道,他悟出了其中的“理儿”,萌发了规模种植蔬菜的想法。通过多方打听,他了解到县里出台了很多扶持蔬菜产业的优惠政策,于是拿出全部家底儿开始发展大棚蔬菜。

“刚开始很难,没土地,技术不懂,资金也不够,幸亏国家的政策好。”2012年,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通过土地流转杨军建起了90多亩的大棚。没有种植经验,他就三天两头到其他乡镇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8月份,60亩春秋棚尖椒上市,数着自己种植的蔬菜赚来的钱,杨军心里非常满足。他高兴的盘算着剩余的30亩的韭菜还有一笔不小的收入。可天不遂人愿,一场大雪骤然而至,不到一夜,大棚上的积雪就达到20多厘米厚。杨军带着家人、工人连夜清雪。可雪越下越大,风雪的簌簌声,啪啪的棚柱子折断声,一下下敲击在他心上,30多亩的韭菜棚全部“覆没”……

一场大雪让他损失15万元,还有30多万元的欠款,怎么办?民政部门上门统计受灾情况,发了一些补助金。县里有关部门也同意再次给协调贷款,杨军又看到了希望。

今年一开春,杨军又开始了新的种植,买架子、买塑料膜,一个个大棚又矗立起来。有了以前的经验,他加固了大棚。中秋节前后,第一茬韭菜上市,卖上了好价钱,每个棚收入达5000多元。8、9月份尖椒上市,每亩卖到8000多元。现在棚里第二茬韭菜又成了绿油油的一片,杨军的致富梦再次被点燃。这些天,他特别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道,看到国家对农村、农民的一系列好政策。他充满信心地规划着未来:“明年,再发展几十亩棚式蘑菇,还要成立一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要让全村都能从蔬菜棚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