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和村是惠城区水口镇最大的村之一,全村面积19平方公里,共有4000多人口。近年来,该村党支部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仅让村民增加了经济收入,同时也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质。
大和村拥有耕地面积3600亩。为了搞活经济,壮大集体实力,该村党支部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引导村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多年来,村党支部从集体经济中拿出一定的奖励资金,鼓励群众种果树、荷兰豆等经济作物,实行多种多奖。同时积极引导村民开展冬种生产,将其作为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此外,村党支部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梨园等村民小组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的优势,大面积种植西瓜、梅菜等经济作物;抱塘、上刘两村民小组则以发展水果生产为主,以此带动其他村民小组发展商品化农业,在全村实现“一组一品”的格局。近年来,大和村党支部又规划出1300亩土地用于种植马铃薯等蔬菜,以此增加农民收入。
在帮助村民富“口袋”的同时,村党支部不忘帮助村民富“脑袋”。近两年,该村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50万元,用于学校的软、硬件建设,大力推动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仅去年,就投入了40多万元更新学校的教学设备,提高了教师的福利待遇,从而稳定了教师队伍,确保了村民子女顺利入学。此外,村党支部还采取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授课等形式,向农民传授法律法规、农技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并组织党员干部及种养大户前往附近县市的蔬菜基地学习取经,使村民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大和村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全村人均收入去年达4750元,村两委会也多次被评为市“文明村镇”和“先进基层党组织”。
惠州日报 记者 付海燕 彭红霞 通讯员 刘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