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陕西日报
本报讯 (记者李佑民)10月中旬,陈仓区谭庄村300亩示范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亩产665.5公斤,较大田增产250公斤,增幅37%。当地农民高兴地说,多亏农技集成配套服务,使我们在灾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丰收。
谭庄村仅是全省夏玉米“双百”示范工程的一部分。今年夏天,由省农技中心牵头,在关中23个县推广夏玉米示范工程100万亩。该工程统一选择良种,集合配套农技,通过农技单位和种子企业结合,调动农技干部进村入户积极性,最终实现了平均亩产448公斤的好收成,实现了每亩增加100公斤玉米,农民增收100元的目标。
今年关中夏玉米前期遭受干旱,后期阴雨连绵严重影响玉米生长。宝鸡市许多大田玉米,多因老品种成熟推迟,粒重下降,造成减产。而示范工程由于推广了小麦高留茬玉米硬茬直播技术,播期普遍提前3天左右,在9月中旬阴雨到来之前,玉米灌浆好,成熟度好,确保了丰收。
记者日前在省夏玉米双百示范工程座谈会上获悉,今夏关中推广小麦高留茬玉米硬茬直播70万亩。生产实践证明:1、减少了农耕费用,抢时早播,玉米普遍种在高产期。2、秸秆覆盖减少了蒸发,降低了灌水费用。3、玉米苗期不用中耕,减少了劳动力投入。4、秸秆腐烂后,培育了地力。据统计,推广该技术每亩节约耕地费用25元,灌水费30元,节省劳力30元,增产玉米25公斤,每亩增产节支100元以上。
由于农技人员进村入户与实际生产结合紧密,该工程在选良种、配技术协调一致,避免了农民农技普及不到位。记者从座谈会上获悉,由于今年示范工程规模大,会议预测今夏推广的两个玉米品种,明年将成为关中主栽品种,最少占到50%以上,新品种推广较之过去明显加快。农民参与百万亩示范工程,投入没有增加,产出却增加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