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州日报
梅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煤矿整改带来的压力,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科技型和外向型经济,力争尽快走出一条多元化非资源型工业发展的新路。今年前10个月,该县工业总产值仍以14.3%的速度高速增长,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个年产百万吨以上煤的重点产煤县,梅县积极应对煤矿整改新形势,按照市委三级干部大会的部署,改变长期依赖地下资源发展工业的思路,提出了要积极创新发展科技型、外向型经济,努力探索出一条多元化非资源型工业发展的新路。该县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实施品牌战略,加强服务、全力壮大电子、建材、汽车配件、电子通讯、医药化工、编织工艺等“六大基地”,加快培育打造电子信息产业群、电力产业群、汽车配件产业群、编织工艺产业群,推进特色经济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积极推动县域经济逐步由资源型向非资源型转变。梅雁集团公司属下的梅雁电解铜箔有限公司是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生产的超薄铜箔项目被国家列为火炬计划,今年该公司投资1.6亿元建设的第一期工程已投产,至目前实现产值4000多万元,税利近600万元。由于产品质量优,前景好,产品供不应求,现在正在扩大生产,总投资达4.8亿元的二期工程正在紧张安装设备,投产后该公司可实现年产铜箔1万吨,年产值7亿元左右,年税利可达3个亿;广东宝丽华公司的梅县荷树园电厂在首期第一台机组顺利投产的基础上,第二台机组也已投入生产;早年落户梅县的德国BPW车轴公司,年年技改,今年又投入巨资,进行二期工程扩产,因生产设备需大量用电,该县积极为该公司重新架设高压专线,引进世界一流的闪光对焊设备、支架加工和机器人焊接等关键设备,不仅使轴头和轴管焊接实现了自动控制,而且实现了支架的高精度加工和机器人的全自动焊接,使车轴生产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年产量可达5万根,产值5亿元。
与此同时,该县认真落实县领导挂点重点企业制度,切实为梅雁、宝丽华、华银、超华、线艺、贝尔吉斯等骨干企业排忧解难,支持企业加快发展。目前,全县科技型经济正在加速发展,省级高新企业有15家占全市的一半,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接近50%,领跑全市。该县外向型经济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其中编织工艺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出口量增加,已发展成以畲江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全县的工艺产业集群,全县工艺生产企业近50家,年产值达4亿元。全县外资出口企业和流通企业有40多家,外贸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