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民晚报
本报讯 (实习生 孙玉 记者 朱全弟) “第二阶段亩产达到800公斤的超级水稻,在上海还没有开始大面积推广,预计2年后试种成功,到2008年大面积推广。”日前,“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上海第12届亚太种子年会专题论坛上向本报记者透露,按此计划,3年后上海人有望吃到沪郊的“超级稻米”。
据了解,第二阶段“超级水稻”试种成功的标准是:必须满足连片的100亩农田平均产量达到800公斤以上。今年,由于上海遭遇了台风“麦莎”袭击,虽然在上海培育的部分超级水稻产量有所增长,最高亩产达750公斤,但袁隆平对平均亩产600多公斤的抽样测产结果不太满意。不过,在台风过后其他水稻都出现“倒伏”的情况下,唯独松江试种的超级杂交稻88S/747和徐9201A/228傲然挺立,这两个“不倒”品种已经引起周围农民极大兴趣,表示明年想要试种。
袁隆平建议,上海土地资源有限,“大幅提高单产,改善城市农业结构”将是上策。目前,在松江试种的超级水稻不仅亩产高,口味也比较适合上海人。据悉,明年松江高产示范基地的试种面积将从200亩扩大到1000亩甚至更多。如果试种成功,2008年就可广泛推广,届时“超级水稻”将有望端上百姓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