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内容阅读
永宁县巧借远程教育促农民增收
来源:宁夏新闻网   2013年05月21日   阅读:

5月底6月初,又是一年温棚葡萄的上市季节,温棚里的葡萄粒珠圆玉润,令人口齿生津。5月20日一大早,永宁县杨和镇东全村副书记沈永清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上传村里葡萄销售信息,通过网络联系经销商。

 足不出户巧解“疑难杂症”

在杨和镇东全村,村民种葡萄遇到病虫害首先想到的是上“三农呼叫中心”找“药方”。沈永清告诉记者,前段时间葡萄树得了黄叶病,找来技术员治病,效果不明显,他隐约记得看过类似病害的专家讲座,于是反复在“三农呼叫中心”平台上找配方,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配方解决了问题。

除此之外,沈永清充分利用信息化设备,积极采集、核实、编辑当地及周边地区农产品和农业技术、气象、农资供求、农作物病虫害等信息,还通过信息公告栏、口头等多种形式向当地农民宣传。截至目前,他先后登录“宁夏农村综合信息网”、“中国农业网”等网站为群众查阅实用技术资料1800余次。登录“宁夏三农呼叫中心”与农业专家视频交流解决农业难题90余次,采集并发布有效信息200余条。

东全村586户人当中,有186户都在种葡萄,有温棚葡萄5000多间、500栋,大地葡萄500亩,像沈永清一样通过网络提高种植技术的人不在少数。事实上,农村信息化工程早在2008年就开始在全区普及,通过网络技术建立的信息站,让农民不出村就能通过视频、广播、电话、短信和网络服务系统接受专家的培训、请专家咨询解答问题、进行农产品销售和产权交易活动。

 党建教育、增收致富两不误

“开会、学习、培训都可以用这个平台,跟过去比既方便又先进。”东全村党支部书记马希斌在东全村工作了30年,对于远程教育平台带来的方便他深有感触。每月25日是东全村的民主议政日,全村党员、村民代表、种植养殖户开完会后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培训,从党政教育到技术提升,只要是大家想学的都坐在一起学。2010年9月,永宁县杨和镇东全村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农业部、商务部和文化部评为全国先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

永宁县电教中心工作人员袁秀琴告诉记者,全县投入3000余万元完善了远程教育平台,建成了各村党员教育培训基地。近年来,累计培训6000场次60000人次,共有4000余名农户掌握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充分发挥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平台优势,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机结合,形成“远教+合作社”联动模式,成为了农村党员群众教育的“助推器”,促进产业向区域化、规模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

截至目前,东全村合作社每年实现葡萄销售收入400余万元,蔬菜销售收入105万元。产品分别销往内蒙古包头、东盛、临河、呼和浩特市,青海省西宁市,甘肃省兰州市等地。其中网上订单6件,接待网上销售咨询25次,网上交易成功4件,销售温棚葡萄收入315000元,参与农民达800多人,辐射带动1万多农民增收。(记者 马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