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植壮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特色精品农业焕发出新活力。
规范中药材基地。以标准化、规范化为目标,全面推动珲春中药材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产业化进程。新栽人参147公顷,产值达6600万元。中药材面积发展到3183公顷,产值达8633.5万元。
扩大食用菌基地。实施“企业+基地+科技人员+农户”的发展模式,扩大区域和规模。食用菌发展到3700万袋,产值12852万元。发展林果基地,兴建了沿江苹果基地,重点选育推广了寒富苹果,建立了“万亩苹果园”和“万亩苹果梨生产基地”。林果面积发展到1756公顷,产量16016吨,产值7308万元,其中寒富苹果面积660公顷,产值1180万元。
打造棚膜产业基地。以珲春被批准为省级棚膜蔬菜示范园区、国家级出口蔬菜标准化示范县为契机,建立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棚膜产业园区。珲春市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已建设完工156栋温室,一栋连栋大棚,棚室占地面积20公顷,总投资3000万元。全市新建棚膜园区4个,建设温室大棚327栋。大棚温室发展到8000栋,产值12960万元。
兴建休闲农业基地。规划建设了万亩富硒苹果园、万亩绿色水稻示范基地、万亩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万亩无公害蔬菜大棚,万亩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等五个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了100多个风景秀丽、别具农家风情的乡村旅游景点。
据了解,目前全市无公害食品发展到30个品种,绿色食品发展到8个品种,有机食品发展到4个品种,其中曙光牌大米、三疆情牌大米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珲春水稻获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