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县域经济 >> 内容阅读
特色种植 互助马铃薯销售“火”翻了天
来源:种子网           2005年11月10日   阅读: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讯 在通往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和西山乡的十字路口——家口马铃薯收购点,每天拉运马铃薯的手扶拖拉机都排着长队,这样的场景已持续了一个多月,且多年不见了。   正在等候出售马铃薯的农民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西山乡的农民靳有望满心欢喜地说,这已经是他在近几天内第三次来这里出售马铃薯了。   从东山到西山,从台子到五峰,像这样的收购点在互助县境内就有40多处。其中省外客商13家,现已分别向广州、四川、山东等市场提供商品薯达18.8万吨。   9月中旬以来,每天都有大量的满载着马铃薯的“手扶”源源不断地驶往各收购点,威远镇的绿源公司收购点每天都能收购近400多吨的马铃薯,繁忙的景象一直从清晨持续到傍晚……   这是互助县坚持发展“顺天应市”的特色种植业,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农作物,使传统的种植业布局发生重大变革的结果。互助县是我省的农业大县,今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8万亩,产量45万多吨,占海东地区种植面积的1/4以上。全县通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不断扩大销售总量,实现农民与龙头企业“双赢”。今年,县、乡农副产品产销服务公司先后与青海省威思顿公司、县绿源公司签订了历年来最大的一笔商品薯订单, 面积达11万亩,收购17.8万吨,并提前付给了农户45万元的订金。仅西山乡就签订了1.5万吨左右的订单,乡长李斌推算道:“今年种植10亩以上马铃薯的农户,收入就可以达到1万多元。现在,大家都开始比谁家的马铃薯种得多喽!”种植销售马铃薯已成为互助县西山、东山、台子等山旱地地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为了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县农业局今年先后为种植马铃薯的农户发放了97.5万元的粮种补助和3万元的马铃薯收割机补助,使农民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同时,通过实行对运输销售农副产品的车辆在限定的时间内免征养路费,营造出了宽松的销售环境。   随着全县马铃薯产量的不断增加,为了有利于次年反季节销售,增加销售收入,全县马铃薯的贮藏保鲜能力也逐渐提高。目前,已改造马铃薯大小贮藏保鲜窖1.5万眼,其中县级大型贮藏窖12座,年贮藏能力达15万吨。(记者/王颖) 编辑: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