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在线
一座座玲珑别致的楼盘拔地而起,一个个成千头上万头的生猪养殖场星罗棋布,一家家现代化工业企业机器轰鸣,一条条宽敞整洁的公路从县城通达乡村;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13.8%,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今年9月末已达43亿元,国税收入达1.3亿元,人均GDP由2788元增加到5220元……过去的五年,四川省武胜县的城乡面貌涣然一新,让人刮目相看,武胜人民建设美好生活的奋斗激情和创造活力,令人振奋不已。展望“十一五”,武胜县委书记孙南接受了国际在线记者的专访。
孙南说:“十一五规划,我觉得要解决这么几个大的问题:
一个就是对整个发展的定位。对武胜的发展有四个定位:一是把武胜建成四川重要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县;二是把武胜建成重庆的农产品供应基地;第三就是把武胜建成嘉陵江流域重要的休闲基地;四是努力争取成为重庆工业的配套基地。
第二个就是十一五发展的一个支撑的问题。我们县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县,自然资源少。我们武胜的支撑点依靠两个方面,一是要与县域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的发展战略;二是我们的制度创新、方法创新、模式创新;依靠这两个方面作为我们十一五发展的支撑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要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就是要取得几个突破,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通过十一五规划,我们不仅要完成212国道的改造,而且把南渝高速公路修通,还要把南渝铁路搞起来,同时我们县域内的通乡、通村公路要上一个新的台阶。二是工业化项目集中区的问题,下步我们工业的发展也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在走向城乡一体化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阶段。我们必须下决心,通过工业化集中区的建设来推动武胜工业的发展。三是产业化发展的一个规划问题,生猪产业、蚕桑产业、水产产业这三个产业在武胜是有比较优势的,我们的生猪产业可以做到全省的前五位去,我们的水产已经是全省前五位,我们的蚕桑、丝绸可以做到全省的前三位。这是几个大的产业需要突破。另外,甜橙、水产和粮油也要进一步的做大做强。还要下决心推动城市建设和旅游业相结合。整个三产业的发展,症结在旅游,关键在旅游,旅游一活,三产业就活。第四就是解决城乡一体化的问题”。
未来五年是武胜实现经济强县的关键五年,武胜将以协调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为主题,全面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以机制体制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经济强县,融入大都市经济圈。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培育扶持“4+1”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探索建立起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推进工业集中发展,着力打造工业集中区,有效地利用土地等资源,力争3—4年内建成6个以上年产值达5亿元的企业集团或企业集群;把城市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大投入,充分发挥城市建设在县域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引擎作用,将其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完成南渝高速公路建设,争取兰渝铁路早日动工兴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大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改革力度,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建设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