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anghong
天津市乡镇企业管理局科教处张淑华处长发言
天津市乡镇企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情况
天津市乡镇企业管理局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了农业部人事劳动司梁司长在2005年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及农业部乡镇企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站下发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天津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深刻理解这项工作的深远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思路,把职业技能鉴定与蓝色证书工程紧密地结合起来,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管理机制
为了落实农业部和天津市委、市政府对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的要求,市、区县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并责成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具体实施,各区县主管区(县)长及主管乡(镇)长亲自抓,各乡镇还设有教育专干,负责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组织管理工作,使多年形成的市、区县、乡镇三级教育培训管理网络进一步得到完善,并且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有效地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我们还建立了考核机制,将培训任务及相关工作进行量化,以百分的形式对区县主管部门进行考核。各区县也分别对乡镇进行考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职责到人, 将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绩效考核范围,形成上边有人抓,中间有人管,下边有人干的局面。市、区县分别召开动员会、推动会,并经常深入基层对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进行督导,同时制定了例会制度、检查监督制度、信息沟通制度、统计报表制度等,使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
(二)结合蓝色证书工程,搞好职业技能鉴定试点工作
乡镇企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农业部与原劳动部早在1997年就提出来了,2002年农业部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乡镇企业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鉴定工作的通知》,并正式启动了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鉴定工作的试点,但由于多种原因,天津的工作一直没有开展起来。自从2004年农业部组织实施全国乡镇企业蓝色证书培训工程以来,借助工程的东风,我市开始把乡镇企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这项工作的推动来势猛、声势大、发动广泛,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天津市委常委、副市长孙海麟同志多次听取蓝色证书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汇报,并做出重要指示。天津蓝色证书工程领导小组根据农业部和天津市提出的工作要求,把职业技能鉴定与蓝色证书工程紧密结合,统一研究部署,坚持定期召开会议、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使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成为蓝色证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市乡镇工业百万职工中,技术工人约占60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全面提高技术工人整体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职业技能鉴定依据国家标准,要进行相应的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难度大,费用高,一直是一项比较难推动的工作。今年借助蓝色证书培训工程,得到市财政及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经费和政策上的支持,企业和职工对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并且有了明显的进展,今年以来共完成职业技能培训8089人,通过鉴定3622人。
天津蓟县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方面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他们把培训任务下达到各乡镇,并且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层层负责制。各乡镇指定专人负责把培训任务落实到所属企业,要求企业要切实转变观念,把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摆上日程,同时要求要落实好教育经费,加大教育培训投入力度。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各乡镇的积极性都很高,纷纷向县主管部门要求增加培训任务。蓟县啤酒厂2004年在对400名失地农民进行岗前培训取得“蓝色证书”的基础上,今年又分期分批地对这部分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经过相应的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全部取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大大提升了他们的技能水平,成为啤酒厂的一支骨干力量并且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蒸蒸日上,盘山牌啤酒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
蓟县旅游业比较发达,为了提高服务人员素质,提高服务水平,他们抓住机遇,重点对农家院的客房服务员和餐厅服务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目前已有200名客房和餐厅服务员取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他们还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在部分乡镇农家院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要求客房和餐厅服务员必须持证上岗。由于旅游服务人员素质的提高,主要景区接待能力和农民收入大大提高。穿芳峪乡2004年上半年共计接待游客24800人,收入124万元;2005年同期接待游客36000人,收入216万元,分别提高45.2%和74.2%。他们还在服装、电焊工、锅炉操作工、计算机等专业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截止7 月底全县已鉴定2994人,技术工人素质大大提高,成为我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的示范县。
(三)深入基层,提供优质服务
由于乡镇企业门类齐全,工种复杂,有的工种教材区县自己解决不了,我们就利用网上查、电话问,派人四处寻找,能从书店或学校购买的,就直接进,买不到的,就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编写,到目前为止,已为区县提供5000多册教材,基本满足学员的需求。试卷也是如此,农业部题库没有的工种,我们就组织专业技术力量,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教学大纲进行编写,报部职业技能鉴定站审批后使用。
职业技能鉴定是依据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通过政府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公正、科学的评价与认证。因此,考试过程必须严格认真,服务到位。首先考前的准备工作要细,理论考试:提前看考场,贴考号,单排单座;实际操作考核:工卡量具、仪器仪表、设备、原材料等要准备齐全;开考前核对准考证及身份证,宣布考场纪律;考试中有监考、有巡视,试卷分AB两种;考试后按标准进行阅卷;最后汇总登记,向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站做出书面汇报。
我们针对一些部门和单位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程序不熟悉的状况,总结了试点工作经验,参考市劳动和各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鉴定程序,按照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有关要求,编写了乡镇企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程序,并拍摄成专题片,制成光盘,发给各区县和各培训机构,使他们了解职业技能鉴定从报名、审查到考核、发证的全过程,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对规范乡镇企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发挥了重大作用。
服装行业是天津蓟县的主导行业,电动缝纫工的鉴定需求量很大,而且集中在部分规模较大的企业。为了减少鉴定工作对企业生产的影响,缓解工学矛盾,我们改变了过去培训、考核全部在培训机构的做法,把培训班和考场办到企业去。蓟县下仓服装厂是家出口企业,有职工700名,今年已有300人取得了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占职工总数的42.9%。职工技术素质的提高,使企业产品产量也发生了变化,一次检验合格率由97.2%上升到99.8%,企业信誉和经济效益大大提高。这种方便学员、企业受益的培训方式,深受企业和学员的欢迎,在短短几个月内,全县就培训鉴定了电动缝纫工1000多人。
(四)优化整合,充分发挥培训机构的作用
面对全面提高乡镇企业操作工人整体素质这一艰巨任务,必须在发挥我市乡镇企业系统教育培训基地优势的同时,整合社会上其他教育资源,做到教学场所共享、师资共享、教材共享,形成合力抓培训。为此,我们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了培训机构认定标准及认定程序,社会上各种培训机构积极参与,目前全市已认定了116家培训机构,建立了一支500人的师资队伍和100多人的职业技能考评员队伍,同时建立了210家职工培训实习基地,这些培育资源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蓟县职专,他们抽调精干力量组成职业技能培训办公室,选派优秀教师任课。每个班任课教师都要提前熟悉教材,编写教案,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老师与学员互动的培训方式,让学员听的进、听的懂、学的会、用的上,使学员技能、技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搞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他们专门培养了9名考评员,上半年共培训了545人,已通过鉴定的有200人,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技能型操作人员。
(五)利用媒体,广泛进行宣传
自从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以来,我们调动各种媒体,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和蓝色证书工程《工作简报》等,大力宣传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的重要意义、培训进展情况及各区县好的经验和做法。
为了让广大乡镇企业职工和农民工了解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有关内容,我们通过天津日报向社会公布职业技能培训的工种及内容、培训机构认定标准及认定程序、证书核发程序等,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不断有培训机构和学员向我们进行咨询。我们还通过天津电视台“每日经济”和“四季风”栏目及天津广播电台新闻频道,对蓟县穿芳峪乡毛家峪村从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素质计划到餐厅、客房服务员培训班开学典礼及培训效果进行跟踪报导,在全市产生了很大影响,媒体宣传在推动我市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还通过蓝色证书工程《工作简报》,不断宣传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的重要性及相关的政策信息,报导培训进展情况和各区县的先进经验。今年以来,共发行简报22期,登载各种信息和经验材料60多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力的推动了乡镇企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的开展。
(六)落实政策,积极争取资金支持
天津市委、市政府对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非常重视,由市财政拨出专款对职业技能培训给予补贴。凡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乡镇企业在职职工和农民工,按培训费的30%进行补贴,最高不超过200元。各区县财政按照市财政的补贴标准1:1给予资金配套,甚至有的区县要求乡镇也拿出一定资金用于支持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如天津北辰区,他们把培训成本压到最低,由市、区、镇三级财政出资,基本上不向学员收费。天津大港区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弱势群体,实行培训费减免的办法,无偿提供教材,受助者达100多人。另外,为了更好地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我们通过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进行协调,对乡镇企业职工和农民工职业技能鉴定费和报名费,减半收取(按原收费标准的50%收取),从而大大减轻了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为我市乡镇企业“技能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上的保障。
二、明年工作思路
我市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刚刚起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和其他省市相比还相差很远,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搞好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更好地发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在提高乡镇企业职工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广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对于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也提供了一条重要渠道,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使农民能够掌握一技之常,实现自主创业或就业。因此,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抓紧抓好。
今年主要是在蓟县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试点工作,从明年开始,要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分级指导,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注重质量,规范管理
明年的培训任务更加艰巨,在抓好落实的情况下,要处理好培训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严把培训机构、师资、教学及考核鉴定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关,进一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和基础性工作,规范管理,使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健康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的激励约束机制
为了有效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市、区县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加大考核力度,充分调动了各级管理部门的积极性,同时逐步建立健全“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和关键岗位持证上岗等项制度,进一步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开展。
(四)加强乡镇企业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天津乡镇企业培训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现有培训中心的地势比较狭小,且不具备实习场地,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手段不够完善。在农业部和天津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去年开始,征地200亩,筹建天津市乡镇企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今年拟投资3500万元,完成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到2006年将建成集教学、实习、考核于一体的华北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比较完善的现代化培训基地,年培训能力可达6000人次。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还要逐步完加强管理与各项规章制度等软件建设,使培训基地形成全方位、多功能、高质量的良性运行。
总之,通过实践我们深深感到,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认真按照农业部的有关要求,不断创新思路,立足于科学的发展观,以更高的认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招法,不断开创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新局面,为提高乡镇企业职工整体素质,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促进企业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