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乡镇企业报
本报讯 (记者程秀芬)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于农业、农村、农民。如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切实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四川省达州市乡镇企业局局长潘志富认为,必须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方式,找准结合点和着力点,用新型工业化的思维、理念、机制和手段抓好“三农”工作。
潘志富说,统筹城乡发展、突破“三农”难题,必须紧紧抓住农村工业化这个核心,以工业化为主导,坚持用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全市以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转变。因此,推进农村工业化,乡镇企业责无旁贷。近几年,达州市乡镇企业局提出了规模以上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的目标,并坚持“新上发展一批、做大做强一批、引进改造一批”。“新上发展一批”即每个县(市、区)都要新上和技术改造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各1个,重点要培育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同时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加快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的转变。“做大做强一批”即在50家市级重点企业中,选择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的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财政、信贷等各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引进改造一批”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外来企业发展,并加快原有传统产业、产品的改造,提升市场竞争力。
潘志富指出,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极大地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则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支点。近年来,达州市乡镇企业局积极引导全市乡镇企业向示范园区和重点乡镇集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80%以上的企业位于小城镇,6个示范园区已经成为所在城镇的招商引资的“洼地”,16个重点乡镇由于乡镇企业发展快、实力强,城镇化建设水平均位居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