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企业新闻 >> 内容阅读
2011年中国马铃薯大会
来源: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2011年09月02日   阅读:

为进一步了解全国马铃薯产业现状,学习先进经验,加强区域间交流合作,引进新优品种,促进我市马铃薯产业发展,201171926日由武汉市农业局总农艺师杨普社率团的一行10人先后参加了在银川召开的2011年中国马铃薯大会,考察了银川、兰州市马铃薯基地。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中国马铃薯大会盛况空前
7月20日上午,2011年中国马铃薯大会在宁夏人民会堂举行。大会的主题是“马铃薯产业与科技扶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为大会发来贺信,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大会开幕,农业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长朱保成,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王国良,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工程院院士刘旭,自治区领导于革胜、郝林海、屈冬玉,自治区主席助理刘云出席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国际马铃薯中心理事会主席彼得·范德查格,贵州省副省长禄智明,青海省副省长高云龙,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连辑等。
本届马铃薯大会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国务院扶贫办、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马铃薯中心等国际组织以及全国农业、扶贫等领域专家就“马铃薯产业与
科技扶贫”展开了为期3天的研讨。1600余名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企业界人士、种植大户等参加了大会。
中国马铃薯大会已经连续14年举办,每年在一个省区(市)围绕一个主题进行。14年间,参会人员从原来以科教单位为主的学术研讨会发展为现在产学研、种加销、国内外同行广泛参与的综合性盛会。目前,中国马铃薯产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马铃薯已经成为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和贫困地区的致富作物。据了解,宁夏种植马铃薯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目前种植面积超过400万亩,是宁夏第一大农作物。近年来,宁夏把马铃薯产业确立为农业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加快推进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良繁体系建设,大力推广秋季覆膜技术,基本形成了以西海固地区为核心区的马铃薯产业带,呈现出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良好格局。  
  大会举办了马铃薯产业发展成果和产品展览展示、马铃薯专题报告会、专场文艺演出、全国贫困地区马铃薯主产县产业发展与科技扶贫研讨会、现场观摩宁夏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等活动。
二、兰州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
兰州市地处西北黄土高原腹地,土层较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属全国马铃薯优势产业带。脱毒种薯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辖区内海拔18002600之间。目前全市种植脱毒马铃薯53万亩,脱毒一级种薯面积1万亩,二级种薯面积10万亩,覆盖到3个县43个乡镇,年生产一级种薯1.5万吨,二级种薯15万吨,年生产原原种5000万粒,原种730万公斤。除当地自用外,还向南方冬播区供应脱毒种薯,形成了稳定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
目前,兰州市已多年从事马铃薯繁种的企业有:甘肃一航薯业有限公司、甘肃天润薯业有限公司、兰州陇海园艺有限公司、甘肃国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永登县民乐乡洋芋协会、永登县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皋兰东升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皋兰西岔镇兰州双顺农业机械化合作社等,已成为西南、东南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冬播种薯供应基地。近年来,省市有关部门加大马铃薯产业扶持力度,积极支持企业(协会、合作社等)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加速土地流转,建立了千亩示范点5个,投资建设千吨储藏窖18座,库容量达1.8万吨,改善了种薯生产基地基础设施条件。
三、主要经验与做法
马铃薯已成为宁夏、兰州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两地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一些经验与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1、领导重视
马铃薯产业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这已成为当地领导与农民的共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发展,成立马铃薯产业领导小组,将任务和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同时加大督察力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