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邱清龙
中国郑州小麦交易会是经农业部、国家粮食局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农业部优质小麦产销衔接洽谈会和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秋季全国粮食交易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发展粮食生产、搞活粮食流通的政策精神,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新形势,推动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和产业升级,促进小麦产业化的丰硕成果,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实现农民增收、粮食增产和农业增效。农业部范小建副部长出席了2003年10月的首届交易会开幕式,杜青林部长出席了2004年9月举办的第二届交易会。
中国郑州小麦交易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采用招投标交易、场内竞价采购、竞价销售和网上交易等方式,开展小麦及小麦种子交易;集中展示我国小麦生产发展成果和我国小麦科研、加工、流通等领域的技术成果;发布小麦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评选优质小麦品种;举办“中国粮食市场论坛”,围绕粮食生产、流通的热点问题邀请专家、学者与业内人士进行互动式研讨。
从举办的两届交易会的情况看,中国郑州小麦交易会对小麦生产、流通的指导作用已初步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以市场为纽带,衔接农业生产和粮食流通两大领域,推进了订单农业的发展和升级,体现了“联合、协作、创新,升华中国麦业”的办会宗旨;
二、对小麦生产的指导作用明显。交易会上所产生的交易信息及发布的小麦品种、品质信息对指导当年的秋冬种生产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三、“郑州价格”的指导作用进一步发挥。交易会成为粮食企业获取信息和市场价格信号的重要载体,两届交易会都吸引了全国各地粮食生产、科研、种业、流通业、加工业的各类企业到会。交易会所形成的价格客观地反映了市场状况并为市场走势提供了准确的价格信号,成为政府决策和企业经营的重要参考。2004中国郑州小麦交易会召开前夕,小麦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态势。该届交易会吸引了众多的产销区企业到会,尽管交易量不太大,但“郑州价格”的风向标作用明显:成交价格总体上稳中趋升,新产三级白小麦平均成交价格1560元/吨,比8月下旬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公布的成交价格1520元/吨上升了2.56%。据了解,交易会后,买卖方对市场行情的心理价位稳定在1560元/吨左右,卖方开始主动销售出库,会前预期大幅上涨的心理得到了矫正。
中国郑州小麦交易会的成功举办,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政府引导、以市场为平台、衔接产销、沟通生产与流通的有益尝试。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粮食价格的完全放开,市场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潘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