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农投诉种子
7月20日,瓜农代表王增昌写的一封投诉信转到了小店区消费者协会。信中反映,平遥县宁固镇东张赵村76户瓜农今年从小店区艺农公司购买了“黑宝201号”西瓜种子,但270亩瓜田几乎都是只长藤蔓不结瓜,偶尔长出的西瓜也都很小。面对瓜农的投诉,小店区消费者协会、工商小店分局十分重视,立即决定由消协和工商经检执法人员分头展开调查。
7月26日,村民们反映的受灾瓜田由270亩上升至293.2亩。
7月29日,平遥县宁固镇政府又反映,该镇东张赵、西张赵、宁固、任家堡、滩头、南侯等6个村177户农户使用了该西瓜种子,种植面积共504.8亩,农户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万元。
种子公司申辩
艺农公司负责人赵廷元今年68岁,已从事西瓜种子研究20年,是一位瓜果界的老专家,曾担任省农科院园艺所瓜类研究室主任。听说自己苦心研究了3年、正处于示范种植阶段的西瓜种子惹出这么大麻烦,他有点接受不了。他说,自己培育的该品种种子,在全省试种效果都很好,怎么唯独在平遥县出了问题。而且,今年6月初,他曾应邀前往平遥县东张赵村讲解过种植技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分析,问题主要出在栽培方式上,比如与玉米这种高秆植物套种是否会影响西瓜生长、种植密度是否过大等等。对此,老赵觉得自己太冤枉了。
专家初步鉴定
为尽早给瓜农一个满意的答复,7月21日,小店区消协秘书长马顺英带领3位瓜农代表,携带剩余的西瓜种子来到省种子管理站,准备提起鉴定申请。管理站负责人查看西瓜种子和照片资料后认为,瓜苗长势正常,瓜种的外包装也基本符合有关规定,对瓜种检测意义不大,建议由当地农业局组织相关农业专家到瓜地进行现场检测。
7月26日,应工商小店分局邀请,农业部农作物种子监测中心高级农艺师马玉光、省农科院生物中心研究员王果萍、省农业厅高级农艺师史昆山等3位瓜类技术专家,深入平遥县宁固镇东张赵村就瓜农反映的问题展开田间技术调查。7月28日,3位专家拿出调查意见,认为造成西瓜不结瓜的主要原因有:当地西瓜、玉米套种影响了西瓜的采光,而且种植时间也不当,栽培时就埋下了隐患;瓜农没有整枝压蔓,是粗放式管理;今年6月份的异常高温,影响了西瓜的自然授粉。据此,上述问题与种子质量无关。
然而,平遥县种子管理站8月1日出具的鉴定书却认为,东张赵村瓜田出现的问题,与“黑宝201”西瓜种子标签标注的“早熟种、果实发育期28天左右、极易座果”严重不符。
人大代表关注
对瓜农反映的问题,省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省农科院研究员李生海高度关注。为了维护瓜农的利益,8月3日,李生海主动邀请原中国园艺学会西甜瓜专业委员会主任、原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所长黄学森研究员,省农业厅农牧业开发总公司高级农艺师赵和平,山西农业高新技术市场办公室主任王宏兵等人,一同前往平遥县宁固镇,对此事进行了调查。
从平遥到太谷,从田间地头到农户家中,李生海等人对栽种同品种西瓜的两地瓜农进行了调查走访。通过与当地有关专家交流和对两地瓜农的明查暗访,李生海等人最后认定,不同的栽培管理方式是造成结果差异的重要原因。
问题正在解决
从7月20日接到投诉到昨日,小店区工商部门、消协工作人员三下平遥,有关专家反复鉴定,此事目前已经有了初步结论。在此基础上,经小店消协等有关方面耐心调解,多次深入实地做瓜农和艺农公司的工作,8月6日,经过长达14个小时的协商,瓜农代表与艺农公司瓜类研究所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由艺农公司瓜类研究所一次性出资8.7万元作为对农民损失的补偿。事情已经有了初步结论,双方也已经达成协议,但艺农公司表示,给瓜农一些补偿,是为了社会稳定和配合解决问题,但希望有关方面最后能给自己的种子一个明确的定论。目前,赵廷元已向工商小店分局提起纠纷复议申请,并提请有关部门成立专家组,对自己的西瓜种子作进一步质量鉴定,以正视听。
来源: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