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4月28日 10:37:36 来源: 海南特区报
日前,(海南)省外媒体报道影射香蕉使用乙烯利催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这一不实报道导致国内香蕉价格一跌再跌。昨日,我省多个市县田间地头的香蕉收购价,已跌至0.8元/斤,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跌。
昨日,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海南大学以及省香蕉协会的有关专家公开辟谣:“香蕉使用乙烯以及乙烯利催熟,这是香蕉生产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种技术已在全世界广泛使用,是科学和安全的,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香蕉协会
不实报道对消费者产生误导
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省香蕉协会秘书长张锡炎先生告诉记者,日前,省外一家媒体在深圳一家农贸市场存储库中拍摄香蕉催熟操作过程后,没有向专家求证,便抛出了“误服乙烯利会出现呕吐、恶心及灼烧感,长期服用对人体有害而无利”的言论,影射香蕉使用乙烯利催熟技术后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会对身体产生毒害。
张锡炎说,媒体对此事进行报道后,部分香蕉种植大户、香蕉收购商、经销商收到了陌生人发来的“近期香蕉价格将会大跌”的手机短信,他本人也收到了类似的手机短信。张锡炎认为,这可能是一个精心策划的“阴谋”,可能有幕后推手。
张锡炎表示,这种不实报道是对香蕉催熟技术的一种误读,对部分消费者产生了误导。
不良影响
部分省区香蕉价格一跌再跌
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陈维信教授分析,某媒体的不实报道对全国香蕉市场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一周时间内部分省区香蕉价格一跌再跌。一周前香蕉的收购价格为3.6元/斤,该不实报道导致香蕉价格迅速下滑至1.5元/斤,之后每天蕉价都有不同幅度的下跌。陈维信表示,如果没有幕后推手推波助澜,香蕉价格不会跌得这么快。
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的一位工作人员称,我国香蕉种植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省区,广东、广西等省区香蕉集中上市的时间为九、十月份。海南的香蕉种植面积约为70万亩,年产量约120万吨,占全国香蕉年产量的15%左右,目前海南的香蕉开始陆续上市,五六月份为香蕉集中上市时间,该不实报道对海南的香蕉产业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记者调查
产量降蕉价跌,蕉农或亏本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定安县龙门镇双塘村委会一个面积为1500亩的香蕉种植基地采访。该基地负责人俞先生说,从3月初至4月中旬,龙门镇的香蕉收购价一直维持在每斤3.3元-3.6元,和往年差不多。大约10天前,香蕉收购价开始下跌,这两天香蕉收购价降为0.8元/斤左右。
在定安黄竹镇、琼海潭门镇均拥有大片香蕉种植基地的种植户万先生说,正常情况下,我省每亩地种植香蕉160株,今年每株香蕉的成本约为15元,一亩香蕉的成本约2500元,往年香蕉每亩产量为4000-5000斤,由于受前段时间持续阴冷天气的影响,今年香蕉的亩产量降为3000斤左右,有的甚至降为2000斤左右。产量下降加上蕉价大跌,估计今年我省大部分蕉农都会亏本。据了解,昨日我省多个市县的香蕉收购价已跌至0.8元/斤。
专家辟谣
乙烯利催熟技术是科学安全的
为了澄清事实真相,及时消除公众的误会,昨日下午,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和海南省香蕉协会在海南大学召开“香蕉乙烯利催熟安全性”座谈会。
张锡炎说,一般情况下,香蕉采收后必须经过催熟环节,各种营养物质才能充分转化,这是香蕉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的。乙烯利催熟是香蕉上市前必不可少的生产环节,是多年来全世界香蕉生产广泛使用的技术,乙烯利催熟技术是科学和安全的,使用乙烯利催熟香蕉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不存在任何食品安全问题。
张锡炎说,使用乙烯利只是利用其溶水后散发的乙烯气体催熟,并诱导香蕉本身的内源乙烯,使香蕉自身快速产生乙烯气体,加速自熟。乙烯的催熟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植物生理生化反应过程,不是化学作用过程,不产生任何对人体有毒害的物质。(记者 罗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