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县域经济 >> 内容阅读
云南省弥渡县农村信用社改革硕果累累
来源:种子网           2005年11月02日   阅读:

中国金融网 云南省弥渡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地处富饶美丽的世界名曲《小河淌水》的故乡——大理州弥渡县。在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农村信用合作社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成为全县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成为联系广大农村农民的重要金融纽带,成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稳定社会,建设花灯之乡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农村信用社共有法人机构8个,独立法人机构9个,网点遍布城乡各地,全县在职员工115人。   近年来,全县农村信用社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使各项业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取得了改革的初步成果。   一、存贷款业务大幅增长。到今年9月末,各项存款达5.24亿元,比2002年末净增3.9亿元,增长243%,各项贷款余额达3.2亿元,比2002年末增1.8亿元,增128.5%。   二、经营效益明显提高。2002年全县信用社业务总收入1162万元,实现利润105万元;2003年全县业务总收入达1393万元,实现利润269万元;2004年各项业务总收入达1625万元,实现利润203万元;2005年1~9月末业务总收入达1484万元,实现利润290万元。   三、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到目前为止,全县农村信用社各种基础设施已达到全县金融行业的一流水平,全县办公营业用房达到本地区最好的标准,全县各营业网点已全部实现了电子化、网络化,实现了通存通兑,为全县人民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各种安全设施达到了公安、消防、银监局的要求,全县各网点都实现了电子监控,有效的提高了防范能力。联社新的营业办公大楼设施现代化,功能齐全。   今年以来县信用联社一手抓业务,一手抓改革,在业务发展的同时,改革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机构健全,责任明确。全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后,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联社主任和相关部门领导为副组长的“弥渡县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了改革方案,下设五个工作组:一组负责落实国家、省、州、县政府的各项扶持政策;二组负责风险预防处置;三组负责增资扩股和清产核资工作;四组负责清欠工作;五组负责宣传工作。及时的制定了全县改革方案,增资扩股、风险防范、宣传工作、清产核资、清收盘活不良贷款等具体工作计划和方案,使改革工作做到方案计划落实,措施具体,目标明确。   二是积极主动落实扶持政策。在改革中,除认真要求落实中央和省扶持政策外,还争取县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并得到了落实。①全县各级政府和纪检组织部门密切配合,帮助信用社清收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拖欠或为亲友担保和乡镇、村组结欠形成的不良贷款,并成立了清收工作组。②全县涉农资金、基本帐户及政府各类统筹基金户转到县农村信用社开立帐户。③划拨给农村信用社10亩土地用于增加农村信用社的资产。④减免信用社在收贷中的各种司法费用、清产核资及验资费用、工商注册登记费、办理土地房产两证费用。   三是增资扩股工作成效显著。在增资扩股工作中,正确合理的设置股权,制定了增资扩股计划上报州改革办。股本金起点、股权设置为自然人最低1000元,法人股10000元,单个自然人股金额度不超过股金总额的5‰。到九月末全县已募集吸收新股金1850万元,股本金余额达到2200万元,股金总额已达到计划的246.66%。全县信用社还对2004年末的股金进行了股金红利分配,进一步维护了入股社员的利益,增强了广大群众向信用社入股的信心。   四是全面完成专项票据申请认购。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申请认购工作按州银监分局的要求圆满结束,认购专项扶持资金149万元。   五是清产核资工作按时按质全面完成。为切实抓好清产核资工作,组织进行了业务培训,多次召集会议研究清产核资工作,保证了清产核资工作按时按量完成了任务。   六是宣传工作有声有色。为了搞好宣传工作,联社及时制定了宣传方案,并由专人负责,精心组织,取得了较好成效。在县电视台开办“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优化为农民服务”专栏,每周“弥渡新闻”播出信用社改革及支农情况一条,开办“信合天地”栏目一个,宣传农业科技知识,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宣传中,突出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方针政策和各级政府出台的对农村信用社的扶持政策,宣传全县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中的辉煌业绩。   七是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目前已经做好了大量的准备工作:①全县七个独立法人的农村信用社和联社已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并作出了决议,同意取消原法人资格合并新设统一法人的弥渡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②成立了组建统一法人的筹建领导组,做了大量的筹建工作。   八是成建制整体接收原县工行的工作顺利、平稳、进展快。已经完成清产核资认定工作,实现了人员、机构网点、业务的整合,由于组织严密、措施具体、工作细致,使整个接收合并工作做到职工思想稳定,业务发展顺利,社会反映良好。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信用联社领导班子带领全县信用社干部职工奋力拼搏的结果。在工作中,主要是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是正确确立信用社的定位,牢固树立“三农”意识,服务“三农”,以农为本、为农服务。弥渡县是一个农业县,全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5%。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空间在农村,成长的土壤是农业,服务的对象是农民,离开了农村,信用社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此,全县信用社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不断增加对农业的贷款投入,大力支持全县烤烟、乳牛、亚麻、蚕桑、无公害蔬菜等支柱产业,有力的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2002年全县累计发放各种支农贷款19365万元;2003年累计发放23540万元,比2002年增4165万元,增21.5%;2004年全年累计发放贷款达27765万元,比2003年增4225万元,增17.9%。在服务“三农”中,全县大力开展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业务,到目前为止,全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已达65000多户,占全县农户总额的81%,使广大农民得到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的实惠,并大力开展信用户、信用村镇的建设工作,已评定信用户12000多户,信用村委员会39个。由于定位准确,服务到位,深得广大农民群众的信赖,使全县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中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极大的促进了农村信用社业务的发展。   第二是坚持农村信用社是合作金融组织的性质,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坚持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凡信用社的重大事务都由社员大会决定,理事会实施,监事会行使监督管理职能,以保证决策科学性和正确性,维护社员的合法权益。并经常倾听农民群众的意见,不断改进服务,完善管理。   第三是坚持依法治社,从严管理,依法合规经营原则,自觉的执行党和国家的金融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监督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建立和完善了贷款管理、会计出纳管理、财务管理、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微机电脑管理、安全保卫管理等内控管理制度,加大对违规违纪案件的查处,使业务操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并把管理的重心放在贷款风险的防范、案件的防范上,以保证信用社的健康发展,自觉接受人民银行、银监部门的监督和检查,虚心和自觉的对工作中的不足进行整改。为了加强对信用社贷款、财务、资产负债、内审等方面的管理,联社还于2003年建立了贷款审批、财务审批、资产负债管理、内部审计四个委员会,以确保贷款制度、财务制度等正确贯彻执行。   第四是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农信社的发展,队伍建设是关键,在工作中,认真抓好联社和基层社的班子建设,坚持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的原则,任人唯贤,知人善任,加强理想、信念、道德的教育,努力创造一个开拓创新、团结干事的联社和基层的班子。推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形成和建立了激励竞争机制,联社中层管理干部实行公开竞聘上岗、员工竞争上岗双向选择,重视员工文化知识、业务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坚持学历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并重的原则,一方面为职工创造条件,鼓励职工走自学成才的道路,通过函授、脱产学习等方式,提高员工的文化结构。现在员工的文化结构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中专毕业人员已达42人,占员工总数的46.15%,现在尚有9人在就读大学本科函授,有25人就读于大专函授。另一方面,每年都举办信贷、会计、出纳、微机操作、安全保卫等业务培训,使员工业务技能不断提高,以适应信用社业务发展的需要。   第五是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考核管理制度。为了把员工的利益与信用社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县信用联社建立了业务经营目标考核制度、管理目标考核制度、安全保卫考核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制度,实行收入与工效挂钩,与风险防范挂钩,层层签订责任书,交风险押金,做到了各级各类人员都有自己的工作目标,从而更好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每年联社都与基层社主任、联社中层干部签订经营目标和管理目标责任书,基层社与每一个员工签订业务技能指标完成和“三防一保”责任书,联社还与全县职工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年底进行认真考核。   第六是不断探索,积极发展信用社的新的业务,拓展信用社新的业务领域。先后开办了代发工资、代行政事业单位收费、代理保险等业务。特别是全县烤烟烟叶收购季节,积极为烟草公司代付烟叶收购款,仅2004年就代付烤烟款6100多万元,有效的支持了全县烤烟收购工作,做到了烟农、企业、政府三满意。通过开展中间业务,一方面增加了信用社的收入,另一方面赢得了社会和广大群众的信任,再次是有效的促进了信用社的业务。   第七是将信用社发展与弘扬地方文化有机结合。利用我县中国花灯之乡的品牌,宣传信用社,大胆进行企业与文化联姻的尝试,从而达到发展信用社的目的。2003年底至2004年初,县联社主动向县委、政府汇报,与文化部门一道成功举办了“弥渡县首届‘信合杯’花灯文艺大赛”,举办了“弥渡花灯十大姐选拔赛”,“弥渡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还举办了“信合情”文化下乡演出活动,使全县城乡各地出现了唱信合、跳信合的场面,进一步弘扬了中国花灯之乡的美名,展现了弥渡信合人的风采,促进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第八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认真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使全县农村信用社精神文明建设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截止2004年末,先后有5个基层社和联社被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有2个社被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4年全县农村信用社系统被评为“县级文明行业”和“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联社工会被评为“先进职工之家”,先后有二十余人次受到县委、政府、机关党委、州人民银行、银监局的表彰。   当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全县农信社坚信改革的春风必将给农村信用合作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必将促进农村信用社的更大发展。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全县信用社决心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监管部门的领导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方针和政策,积极工作,开拓进取,努力搞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圆满完成改革任务,用优异的成绩报答上级的信任,回报全县人民的支持和厚爱。为促进弥渡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故乡更加美好的明天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周敏 来源:中国合作金融网 作者:赵鹏翱 万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