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做大做强鸭产业,该市以工业化的模式和理念发展养殖业。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投资400多万元兴建农民养殖小区3个、创办下岗职工养殖基地1个,解决分散养殖,规模小,效益低等难题;采取标准化基地引路,配套建设项目推动的运作方式,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帮助群众搭建养殖平台;组建信贷担保中心,成立养殖技术服务部,制定优惠税收政策,让养殖能人轻装上阵,放心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发放贷款2亿多元,减免各种税费380多万元。如今,养鸭专业户在全市已发展到3700多户,年养鸭总量达2300万羽,户均纯收入上万元。
随着养鸭专业户和养鸭总量的增加,该市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并成立了以乡镇为主的养鸭协会,把技术、信息送进企业。优惠的政策孵化出了盛达饲料厂、华阳羽绒厂、孙渡板鸭厂、元和皮蛋厂、禽蛋销售中心、羽毛收购专业村、运输专业户、孵化专业户、养鸭协会等近2000个致富岗位。拖船镇蛟湄村杨根喜,看准羽毛产业,于2002年联合村民,变流动收购为“坐庄”收购,变羽毛收购为加工生产,一次投资100多万元购进分毛、制绒、水洗等先进加工设备,招聘工人50多个。如今,蛟湄村5名村干部、18名群众也创办了自己的羽绒加工厂,年加工羽毛4700多吨,创产值1.6亿元。
来源:江西农业信息网 作者:吕志明 聂伟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