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政策动向 >> 内容阅读
佩戴鸡鸭脚上,有防伪标志 表明已注射了疫苗 11月15日起全市推行
来源:种子网           2005年10月28日   阅读:

网络编辑:陈宇 昨日,学田湾农贸市场,摊主自制“脚环”演练为鸡佩戴  记者 张路桥 摄   昨日,市政府有关部门作出决定,11月30日前,全市40个区县(市)的主要农贸市场上所贩卖的鸡、鸭等禽类产品都将戴上统一的脚环。据了解,这是为了让市民买上放心的禽类,防止未经注射疫苗的禽类流入市场而采取的措施。 主城9区11月15日推行   “由于脚环招标、厂家生产等时间原因,现在还不能马上给所有上市禽类戴上。”王健称,有关部门决定从11月15日开始,在主城9区的农贸市场、超市等地所卖的禽类产品一律要戴脚环;其余各区县(市)的农贸市场、超市等所卖禽类产品在11月30日前全部戴上脚环。 脚环有防伪标记   “脚环是证明这只鸡已经注射了疫苗,市民可以放心购买。”据市农业局副局长王健介绍,养殖场的禽类必须由动检人员戴上脚环后才能上市销售。这是一种一次性的脚环,用塑料制成,直径约2厘米,如将其拆开、剪开,标环就不能够再使用。这种脚环有防伪标记,一般很难造假,如果造假将受法律制裁。 150万费用由政府买单   “这些脚环全部由政府买单,养殖户不用出一分钱。”王健说,市政府将拿出150万元,通过招标的方式,向厂家购买5000万个脚环,每个脚环的价格大概是3角钱左右。我市目前还没有生产这种脚环的企业,国内生产这种脚环的厂家也很少,主要集中在浙江一带。 疫情实行日报告   昨日,市长王鸿举在全市预防禽流感专题工作会上称,今年以来,我市尚未接到禽流感疫情报告,也未发现人禽流感病例,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将全力为市民“站岗放哨”,市民对市内禽类及其产品可放心食用。   王鸿举在会上指出,全市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措施,力保重庆不出现禽流感大面积爆发,一旦发生疫情,能及时控制和扑灭疫情。要进一步加大防疫力度,选择种禽场、规模养禽场和水禽等进行重点监测;严格禁止从疫区引进禽类,强化对引进禽类的检疫监测,屠宰过程中要养成戴口罩的习惯,纠正部分市民吃病死禽类的习惯;要摸清候鸟的迁徙路线,避免候鸟与家禽接触;医疗卫生部门要对发热病人进行监测,健全预警预报机制,实行日报告制度;各地区各部门要实行属地负责制,启动禽流感预防工作行政首长问责制,完善联防联控机制,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见习记者 任晓谨 稿件来源:重庆商报汇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