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网河南视窗
人民网河南视窗讯 河南日报报道: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完成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这一历史重任,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是关键,那么传统农区的发展质量应该如何提高,漯河的回答是:农工联姻,工农互动,一体化发展。
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近年来漯河确立了围绕农产品加工做文章,大力发展食品工业的战略。他们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机制和管理创新,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催生了一批知名品牌,双汇火腿肠、南街村方便面迅速从沙澧河畔走向全国,成为河南人的骄傲。目前全市已培育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0家,肉制品年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年转化粮食600万吨。
依托这些龙头企业,漯河实施了反哺农业的双汇产业工程、龙云工程和订单农业三大工程。各企业或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在农村建立基地,或以合同定产销的形式规范各自的职责,大大加速了漯河种养业的优化升级。目前靠着与企业的“订单”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在漯河已超过35万户,户均年增收3700元。
工业与农业的和谐对接,确保了经济的高质量运行。2000年以来,全市工业经济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重点工业300亿振兴计划”。与此同时,农村城镇化的步伐不断加快。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64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14元。不仅如此,目前全市仅在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就业的农民就达40万人之多,并有15万人由农民变成了城镇居民。(刘国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