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国内综合 >> 大田种子 >> 内容阅读
权威论坛:中国杂交水稻大步走向世界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9月06日   阅读:

杂交水稻是20世纪70年代由我国首创的一项先进农业技术,为大幅提高粮食产量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杂交水稻的国际化推广为亚洲、非洲一些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贡献,也增进了中国与推广国民众间的友谊。
“东方魔稻”——
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战略措施
1964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我国率先开展杂交水稻研究。1976年,杂交水稻在我国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国家。由于单产比常规水稻大幅度增加,杂交水稻又被称为“东方魔稻”。
1980年,杂交水稻作为我国出口的第一项农业科研成果转让给美国,拉开了杂交水稻国际化的序幕。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战略措施,率先在印度、越南等水稻种植国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印度和越南成为继中国之后大面积成功应用杂交水稻技术的国家。在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洲开发银行和国际水稻研究所等国际组织和中国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和帮助下,目前杂交水稻的国际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已有多个国家实现了杂交水稻商业化生产应用。
截至去年,中国以外的杂交水稻推广面积约为300万公顷。越南1992年在北部试种中国杂交水稻取得成功后,开始大量引进杂交水稻种植,杂交水稻迅速发展,种植面积从1992年的1.1万公顷快速上升到2003年的60万公顷,2008年达到67万公顷。杂交水稻的增产率达20%以上。2001年,中国与巴基斯坦开展杂交水稻及配套技术示范经济援助项目,在巴基斯坦试验、示范中国的杂交水稻,并获得成功。中国引进的杂交水稻品种与当地对照品种相比具有显著的增产优势和普遍适应性,一般增产幅度达30%以上,受到当地政府和农民的广泛欢迎。此外,印尼、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亚洲国家和一些非洲、南美国家引种我国的杂交水稻,都获得成功。
目前全世界种植水稻的国家有110多个,除中国外,全球每年水稻种植面积有1.1亿公顷,而其中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目前仅300万公顷。据专家预测,随着杂交水稻不断走向世界,2020年中国以外地区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将达到5000万公顷。仅此一项,全球每年将增收稻谷7000万—8000万吨,可多养活2亿多人,为确保世界粮食安全做出贡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缺粮国家迫切需要引进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以解决其粮食自给难题。这给杂交水稻的国际推广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