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稿件来源:成都日报
自从2001年市场处于大熊市以来,市场格局与过去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2002年上半年,以开放式基金面世以来,股市就进入了以开放式基金为主力的机构时代。在过去的四年时间里,投资者不难发现,每到每年的第三季报公布之际至来年的年初,众多机构投资者都默默地挑选潜力股,而待来年春花遍开时,这些潜力股也就成了市场明星,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如今又到第三季报公布之际,又恰逢我国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的出台,以基金为首的机构们是否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冬播呢——
冬播年年有 今年大不同
往年冬播的回顾
记得2002年6月23日,国务院宣布“国有股停止向市场减持”的政策,由此引发了著名的6·24行情,但行情仅仅维持了6个交易日,就步入了绵绵不休的阴跌。当时市场还在以嘲笑的口吻说:基金在这六个交易日里大肆在高位接货,帮助庄家来了个胜利大逃亡。殊不知,基金在6·24行情中介入的板块和个股主要集中在钢铁、石化、银行、汽车、电力这些当时被市场所抛弃的低价大盘股身上。在2002年十月份之后,大盘加快了下跌步伐,而基金也加快了在这些板块的建仓节奏:2002年10月30日,长安汽车以一根放量大阳线拉开了长达八个月、涨幅达286%的大涨行情。而更多的如钢铁板块中的大哥——宝钢股份、银行板块的明星——招商银行、石化板块的元帅——中国石化、电力板块中的一哥——华能国际等,就趁首只证券大盘股——中信证券上市之际,在2003年元月6日,拉开了全面大涨的序幕。而等到2002年年报公布的时候,人们才发现,这些大盘蓝筹股大都为基金重仓持有。以至于,基金重仓的这五大板块被市场亲热地称为“五朵金花股”,基金的价值投资理念由此在股市中成名。
2003年是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一年,钢铁、石化、电力、有色金属、煤炭、水泥等基础行业十分景气,地产、汽车消费也进入寻常百姓家。以基金为首的机构投资者们并没有因为在年初“五朵金花股”涨幅巨大而放弃它们,虽然股市因“非典”在2003年4月16日见顶1649点而步入了长达七个月的阴跌中,但这五朵金花股强势依旧。而中国石化、宝钢股份、中国联通、招商银行、长安汽车等个股更是在2003年10月份第三季报公布的时候,比大盘提前一个月结束调整而进入上涨阶段,又在2003年11月18日借超级大盘股——长江电力上市之际,进入快速上涨阶段。而它们的上涨又带动了有色金属、煤炭、水泥等多个板块的整体上扬。此行情一直持续到2004年4月7日上指见顶1783点而结束。
进入2004年,由于水泥、钢铁、电解铝、房地产等多个行业投资过热,政府加大了对这些行业的宏观调控,行情在2004年4月份见顶1783点结束,由此步入了至今年6月6日上指跌到998点为止的大调整。虽然在这期间整个市场阴跌难止,中途的上涨也是昙花一现,但就从2004年10月份第三季报公布开始,受国家扶持的农业、能源、资源、消费升级的多个板块的个股就结束调整,悄悄地步入上涨趋势中。如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华鲁恒升、化工行业的烟台万华、宏达股份、资源类的盐湖钾肥、能源类的海油工程、消费升级的大商股份、黄山旅游、峨眉山等都在2004年的9、10月份结束调整悄悄出现上涨。而到了2004年年报公布之际,这些个股进入到疯狂阶段,根本不理会大盘的涨跌。
今年冬播正当时
相对于前几年的冬播季节,今年机构冬播的可能性更大,而且实施冬播的机构不仅仅只是基金,扩大至社保、保险、QFII甚至民间游资。众所周知,致使股市长期走熊的股权分置问题,今年终于破题并且目前已进入全面解决阶段,现在上指仍然在1200点以下的低风险区徘徊,这为机构们实施冬播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会。前不久党中央在京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出台了我国“十一五”规划,为机构冬播指明了方向——哪些板块和个股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将受到政策扶持。而这些有利条件,给机构投资者们进退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虽然近段时间大盘阴跌不止,但板块和个股的强弱已显示出机构们冬播的痕迹——基金重仓股:G宝钢、G长电、深赤湾、盐田港、中集集团、福耀玻璃、皖通高速等往昔风光不在,更是跌跌不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依照“十一五”规划提及的重点发展的行业或个股却是光彩照人。有市场人士依据近段时间盘面板块和个股的异动情况,认为以基金为首的机构投资者将在五个方面进行重点建仓,进而提出新五朵金花股的概念:国防科技、新能源及节能、铁路投资、生态环保、电网改造等。这些概念对应涨势喜人的个股有:国防科技的如涨势喜人的航天电器、火箭股份、洪都航空等;新能源及节能的如G天威、丰原生化、置信电气、联创光电、天地科技等;铁路投资的如晋西车轴、北方创业、G卧龙、北方创业、太原重工等;环保如华光股份、凯迪电力等;电网改造中的如平高电气、湘电股份、国电南瑞、国电南自等。
对于这些强势的个股,有市场人士认为,以基金为首的机构们加大建仓力度,但由于目前大都涨幅较大,后期不排除有洗盘调整的可能。但是有“十一五”规划这个大纲作为指引,相信在与大盘共同经历风雨之后,必然重见彩虹。更何况在新五朵金花股中,还有相当多目前涨幅并不大的个股存在,相信它们也会在未来随它们所处行业的龙头一起成为市场的明星。本报记者 孙强
不要留恋收割后的“麦田”
股市就像农民的麦田,不断地播种与收获。在该播种的时候,就该撒下希望的种子,在收获的季节就该大肆抢收。踏好股市的节拍,顺势而为,便可在股市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但是,如果在种植希望的时候,仍在收割后的“麦田”苦寻“麦穗”,不仅事倍功半,而且还错失播种的时机,甚至于打翻口袋里的“麦穗”,将忍受“饥饿”的痛苦。
今年以来大盘及各板块、个股,有浮有沉。年初时,新能源板块、环保板块异军突起后,即使在3月—6月的下跌行情中仍反复走强,龙头G天威累计涨幅达257%(复权后)。6·8行情后的中低价股、ST股、新能源板块,中小板都表现突出,资金介入积极。不过,股市是一个博弈利益的场所,当博弈演变成博傻时,当所有的题材已成为老生常谈时,它还能打动谁呢?如果没有人被继续打动,那还能有多少后来者?实际上, 盘面显示,在基金抛售老牌蓝筹股的同时,介入G股等板块的机构已经在大撤退,如G金牛等。种种现象显示,当机构已开始撤出收割后的“麦田”时,投资者也不要再留恋“麦田”内剩下的“麦穗”了。
新能源板块 调整一触即发
综观今年新能源板块,不可谓不强悍。从资金参与来看,阵容也不能不说强大,既有敢死队也有中金公司客户,还有正规部队的基金、券商等。
统计显示,截至10月11日,新能源股平均涨幅为14.03%,而此间上证指数下跌了8.63%。油价高涨及产业政策是新能源板块走强的根源。此外,国家“发展节能产业,‘十一五’期间人均GDP耗能下降20%”等更是列入了“十一五规划”。也正是因为这一历史性长期大题材,使得相关新能源概念股热经久不衰,成为各路资金所追逐的对象。
不过,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新能源代表未来产业方向,但从开发到真正为公司带来实际经济效益需要时间,因此投资者对新能源板块个股仍需辨证看待。目前该板块的炒作更多仍停留在概念上,而且已经过火,大规模的调整一触即发。二级市场上,龙头G天威、特变电工、力诺太阳等前期涨幅大的个股近日已展开调整,建议投资者趁反弹离场为佳。
中小企业板 面临重新估值
时下,中小企业板正进入密集表决期。当11月11日,最后一家公司黔源电力表决完毕后,11月中旬,中小板全部股票将有望率先实现全流通。业内分析认为,中线来看,中小企业板面临估值压力,投资者宜先退出来观察一下再说。
中小板在两市板块中,今年也算表现不错的了。股改导致的价值提升以及由此带来的投资者良好预期,最终促成了中小板6月以来的飙升行情。股改以来,市场热捧中小板股票,期间,中小板指数最大涨幅高达57.3%,高于主板近20%的涨幅。晶源电子更是翻番上涨,整体涨幅也明显高于主板个股。
日前,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将根据股改进程,择机实行“新老划断”。业内分析,全流通IPO,有望在年底开闸,先拔头筹的将会是到中小企业板融资的公司。全流通的询价规则、定价方式都将改变,将使目前市场的中小板估价出现困惑,导致现有个股面临重新估值的风险。天津中融分析师向南忠认为,联系到昨日G金陵走出的填权走势,中小板个股复牌后短期还是会有10%的填权空间,宜借机先获利了结。即使持有也要选择成长性好,行业前景好的个股。
本报记者 郑建超
三十年河东 市场极力追捧G板块
股改启动以来,G股公司以及准G股公司反复活跃,G板块整体走势明显超越大盘,尤其是股改试点阶段,复牌的G股得到了市场极力的追捧。那时候,刚戴帽的G股在复牌初期涨幅巨大,数只股票涨幅超过40%。最高的G传化股改前12.67元,股改方案10送4.5,涨幅一度高达43.25%。另外G凯诺和尚未停牌的华发股份涨幅也达40.72%和40.52%。在钱多股少的情况下,G股戴帽后至少有一个涨停板!
G股有如此表现当然离不开各路资金的关照。公开信息显示,游资、券商、基金都大力参与炒作G股。在已经进行股改的公司中,大部分股票都有社保基金身影且规模相当可观。G长电由于是公认的对大盘影响较重的指标股,社保基金持仓4000万股,为单只股票持仓量最大的股票。G板块中走势最强的G天威股价已经翻番,社保基金在G天威单只股上持股325.84万。在本轮行情中,G板块平均都有30%以上的涨幅。
从半年报中发现,部分G股还吸引了众多QFII的加盟,如G申能2005年半年报显示,有两家QFII已经迈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行列。G龙盛在第二季度末,瑞银、美林国际、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分列该股第六、第七、第八大流通股股东。
实际上,市场不光是对G股狂炒,也对有股改预期的个股进行炒作。上海本地股、ST股、股改受益股都放量大涨。反正,只要和股改扯上关系的股票都会涨。
三十年河西 机构悄然撤退
在G股和市场的“蜜月期”过后,投资者已经重新回归理性,不再盲目地对G股疯狂追捧,当初准G股复牌动辄一两个涨停的情形再也不见了。相反,多家准G股复牌就大跌,只有少数对价高的才能引起市场兴趣。 同时,随着股改进程的推移,特别是B股、H股、ST股的股改的露面,市场对股改的预期渐渐明朗,市场对股改的热情也开始减退。例如上海本地股、ST股在经历疯狂后,现在又都回归平静了。
在一切变得平常以后,机构们也开始了“胜利大逃亡”。G股的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在股改完成后,机构投资者迅速减持了已经失去炒作预期的G股。已经公布季报的G敖东、G鲁西、G金牛和G韶钢等G股无一例外遭遇了机构的减持。
机构的减持自然有道理,“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谁都懂。相信广大投资者在看到机构如此动作后,自己心里也有谱了吧。
实习记者 刘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