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新闻网
内蒙古呼市防控禽流感——— 腾家营村疫情
“目前有问题的禽类已经全部处理完了,病鸡该扑杀的扑杀,3公里之内的都扑杀完了。畜牧部门报告死了1000多只鸡,但是我们最后扑杀的可能不止这些数了。”20日晚9时,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厅长杨成旺在电话里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他说,禽流感的事主要是以畜牧系统为主防控,卫生主要是防治和监督。
杨成旺还向记者证实,目前,在呼和浩特赛罕区发现患禽流感的全部都是鸡,没有鸟类。“我们当地没有这个(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应该是外边传过来的。怎么传染来的,我就不好讲了。”
“这次的样本大约是18日送来的,我们19日出了检测结果,当晚新华社即发了稿件。”20日下午,位于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动物流感中心主任陈化兰告诉记者。而这次以及去年初我国禽流感暴发地区的所有样本检测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据陈化兰介绍,检测禽流感样本的时间要根据样本可能所含病毒的多少来定,如果病毒含量高则检测一般较快,反之则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孔宪刚表示:“我们都是全力以赴检测,这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
此时,这个样本的来源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巴彦镇镇政府几位主要领导都不在办公室。
“他们都下村了。”一位干部在电话里告诉记者。而当记者询问有关该镇腾家营村疫情现状时,另一位干部说:“听说是没事了。”
新华社19日的稿件说:“腾家营村一珍禽养殖场发生H5N1禽流感疫情,此次疫情造成2600羽禽只死亡。农业部在接到内蒙古发生疑似禽流感疫情报告后,立即派出工作组指导当地开展防控工作。”
记者多次和腾家营村村委会联系,但电话无人接听。
“现在成立了防控禽流感指挥部,我们的领导现在也都下乡镇了。”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畜牧局办公室一位女士告诉记者。
新华社报道也表示,当地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农业、卫生等部门采取了紧急免疫、封锁、扑杀和消毒等一系列防控措施。目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发现新的疫点。
20日晚10时,一位刚刚在呼和浩特市卫生局开完会的当地医院院长告诉记者:(我们)这两天都有卫生部门的干部下去监督、预防禽流感发生的事情。
据该院长说,呼和浩特市卫生局通报说,现在疫情已经控制住了。他说,当地卫生局认为可能是北方候鸟迁徙中途停留,将病毒带了过来,因为青海湖那边出现了禽流感现象,于是大家就怀疑这个。确实候鸟在长途迁徙的过程当中有可能出现禽流感问题,以前当地没有出现过。
目前,中国已基本形成健全的防疫网络和动物疫病检测体系,农业部直属有300个动物疫病监测点,边境线有147个动物疫病监测点;有省级和部级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和国家参考实验室,制定了比较完善的防治工作预案和技术规程。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的家禽饲养量为132亿只,其中最容易带毒、传播疫病的水禽达29亿~30亿只,占世界水禽饲养量的70%。防疫任务依然艰巨。
WHO的关注
“呼和浩特发生禽流感的这个事件我们已经被告知,对我们来说这并不惊讶。”2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国代表处新闻官AphaluckBhatiasevi这样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但随着人受到传染的案例可能性的加大,任何新的地区的禽流感的暴发都是要关注的。”
AphaluckBhatiasevi表示,最有效的对抗禽流感暴发的方式是加强人和动物的监管,以保证能尽快发现新的疫情和抑制禽流感的暴发。提高公众的防御意识非常重要,特别是对待禽类时,这样人们才能保护自己。保证基本的卫生和经常洗手是非常重要的。由禽类烹制的食物应该被完全烧熟。另外,在国家内部和国际的相关机构组织间的快速的信息交换、沟通,以确保信息的透明度都是非常重要的。
据介绍,泰国已经建立了这样一种监管机制:从各个村里找出一些卫生志愿者以提醒卫生部门不仅要注意人们的健康卫生,而且要关注那些病、死的鸡。这一机制被证实是有效的监管机制。
WHO的数据显示,从2003年11月到2005年10月,发生了117人的禽流感感染,其中60个人死亡。其中包括来自印度尼西亚的5例,越南91例,泰国17例,古巴4例。WHO提供的数字得到有关实验室的证实。
Aphaluck Bhatiasevi 说,WHO相信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紧迫性,并承认一旦发生就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进入准备状态并做好突发事件应急措施的原因。WHO和其他国际合作者和政府正紧密合作以保证这个计划的完善。这涉及到了卫生部以外的几个部门。因为一旦流感发生,就会像其他疾病一样影响公共服务系统、旅游、贸易等。
“我们不知道什么病菌会造成这种大规模流感,我们不知道这种流感何时会发生,但是我们相信这种流感的确会发生。禽流感病菌传播的方式加强了这种流感传播的威胁。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努力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储备这种对抗性药物、疫苗,加强监管(对人和动物),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公众对此的意识。”AphaluckBhatiasevi表示。
“疫情监测防治费”未即拨付?
《关于2004年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的工作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将农业部及本级财政拨入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款、优势农产品重大技术推广节项目款和动物疫情监测防治费等资金合计587万元没有及时拨付项目单位。
该报告还指出,2004年,财政厅将中央下达的自治区公共卫生项目资金12488万元,在主管部门未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的情况下,直拨卫生厅6000万元,经延伸审计卫生厅,此款一直存在于该厅事业费存款户,未实现开支,余款6488万元财政厅至今尚未下达。
记者就“动物疫情监测防治费”和“公共卫生项目资金”具体情况咨询了有关部门,但没有得到进一步消息。
有农业部官员向记者介绍说,农业部有一个动物疫情监测防治费,动物疫情防治费一般是由农业部直接掌握的,它垂直管理,一直到基层。一旦发现扣留、挪用,会受到严厉惩处。而且农业部总兽医师贾幼陵专门为基层发生疫情的情况设立专线。特别是最近两年,体系逐渐健全起来,有了疫情能够及时发现。
2004年9月,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农村经济工作委员会在一份《关于动物防疫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中指出,河北省“动物防疫经费投入不足”。该报告说,依照法律规定动物防疫经费应当列入财政预算,但据了解,大部分县没有把动物防疫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即使有预算也不能满足正常防疫工作需要。
“一些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进展迟缓。截至去年7月底,河北仅有100个县就乡镇动物防疫站的性质、人员、经费等问题下发了省政府下发的35号文件,其中有75个县按文件规定将动物防疫站定性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有三分之一的县落实了‘三定’工作,其余72个县没有贯彻落实。”一位河北省官员告诉记者。<
事实上各级政府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2004年全国49个疫情点的禽流感疫情被全部扑灭,而对疫区养殖户进行禽类扑杀和强制免疫给予大量补助。截至当年2月4日,已先后4次向疫情发生省份预拨了8500万元,加上年初预算,中央用于禽流感防治的各项支出达2.75亿元,各地方财政部门安排防治资金5.54亿元。中央还出台了一系列税收扶持政策,对养殖户及禽肉加工、冷藏、运输、销售企业进行减免税费等。
“专项资金的使用必须有切实的计划和监督,否则效益难以保证。这也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社科院一位研究员向记者评论道。
专项防控小组成立?
“科技部以前曾经投入过专项研究,但没有什么成果,目前,禽流感研究一直是农业部在做。”20日,科技部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控股的一家高科技企业——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是人用疫苗的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企业。科兴公司有关人士表示,公司正在研发人用禽流感疫苗,目前进展顺利,这个项目是国家项目,所以不能向媒体发布目前研究进展情况。国内没有其他企业在做人用禽流感疫苗,也没有这种能力做。
“现在很多企业都声称自己正在进行人用禽流感疫苗的研发工作或者已经有了人用禽流感疫苗的生产能力,这和当年SARS疫苗的炒作一样,到最后要发布的时候,就知道他们没有了。”某生物科技公司的人士说。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动物流感中心主任陈化兰研究员表示,对于动物禽流感,现在只能预防,治疗谈得较少,一旦病了,没有人会为一只鸡去看病。
协和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授黄建始对记者说,现在没有什么好的手段来治疗流感。对于可能到来的流感,由于流感病毒的变化很快,现在还没有疫苗和药物来直接对抗它。最好的手段是健康教育,因为流感病毒袭击的主要对象是弱势群体、老人和孩子,重点保护他们。在宣传上要告知老百姓流感的常识,提高防范意识,不要怕,要养成好的卫生习惯。“对于政府大力投入的信息网络通报系统,从硬件上来说,应该是完备的,但是在软件上,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这几天一直在开相关的会议,刚开完,明天还要继续。这也说明了疫情的紧迫性。”一位专家对记者说。据他介绍,“国家成立了防控禽流感的专项小组,由外交部、农业部、卫生部三个部委组成,明天可能要定具体的小组的安排。而现在国家疾病防控中心只能起检测的作用,各部门的协调工作也还要加强。”而截至发稿,记者还未得到官方对此信息的确认。不过2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主持召开国务院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会议强调,当前要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并提出五项防控措施。
近几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动物疫病的防治力度,制定了动物疫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完善了动物疫病的防疫监督体系,增加了动物疫病防治的资金投入,提高了动物疫病防治的科技水平,甚至还建设了一些专门针对动物疫病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畜禽生产安全区”,动物疫病危害程度大大减轻。
“但畜牧业动物疫病还是不断,其中原因除了动物疫病本身病原复杂、种类繁多、容易传播、防治困难的原因外,与我国一些地方特别是许多生产者的动物防疫意识淡薄、饲养环境复杂、生产方式落后、疫情管理缺陷、防疫系统薄弱和国外疫情传入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位专家这样写道。
内蒙古呼市防控禽流感———
腾家营村疫情
“目前有问题的禽类已经全部处理完了,病鸡该扑杀的扑杀,3公里之内的都扑杀完了。畜牧部门报告死了1000多只鸡,但是我们最后扑杀的可能不止这些数了。”20日晚9时,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厅长杨成旺在电话里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他说,禽流感的事主要是以畜牧系统为主防控,卫生主要是防治和监督。
杨成旺还向记者证实,目前,在呼和浩特赛罕区发现患禽流感的全部都是鸡,没有鸟类。“我们当地没有这个(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应该是外边传过来的。怎么传染来的,我就不好讲了。”
“这次的样本大约是18日送来的,我们19日出了检测结果,当晚新华社即发了稿件。”20日下午,位于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动物流感中心主任陈化兰告诉记者。而这次以及去年初我国禽流感暴发地区的所有样本检测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据陈化兰介绍,检测禽流感样本的时间要根据样本可能所含病毒的多少来定,如果病毒含量高则检测一般较快,反之则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孔宪刚表示:“我们都是全力以赴检测,这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
此时,这个样本的来源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巴彦镇镇政府几位主要领导都不在办公室。
“他们都下村了。”一位干部在电话里告诉记者。而当记者询问有关该镇腾家营村疫情现状时,另一位干部说:“听说是没事了。”
新华社19日的稿件说:“腾家营村一珍禽养殖场发生H5N1禽流感疫情,此次疫情造成2600羽禽只死亡。农业部在接到内蒙古发生疑似禽流感疫情报告后,立即派出工作组指导当地开展防控工作。”
记者多次和腾家营村村委会联系,但电话无人接听。
“现在成立了防控禽流感指挥部,我们的领导现在也都下乡镇了。”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畜牧局办公室一位女士告诉记者。
新华社报道也表示,当地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农业、卫生等部门采取了紧急免疫、封锁、扑杀和消毒等一系列防控措施。目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发现新的疫点。
20日晚10时,一位刚刚在呼和浩特市卫生局开完会的当地医院院长告诉记者:(我们)这两天都有卫生部门的干部下去监督、预防禽流感发生的事情。
据该院长说,呼和浩特市卫生局通报说,现在疫情已经控制住了。他说,当地卫生局认为可能是北方候鸟迁徙中途停留,将病毒带了过来,因为青海湖那边出现了禽流感现象,于是大家就怀疑这个。确实候鸟在长途迁徙的过程当中有可能出现禽流感问题,以前当地没有出现过。
目前,中国已基本形成健全的防疫网络和动物疫病检测体系,农业部直属有300个动物疫病监测点,边境线有147个动物疫病监测点;有省级和部级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和国家参考实验室,制定了比较完善的防治工作预案和技术规程。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的家禽饲养量为132亿只,其中最容易带毒、传播疫病的水禽达29亿~30亿只,占世界水禽饲养量的70%。防疫任务依然艰巨。
WHO的关注
“呼和浩特发生禽流感的这个事件我们已经被告知,对我们来说这并不惊讶。”2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国代表处新闻官AphaluckBhatiasevi这样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但随着人受到传染的案例可能性的加大,任何新的地区的禽流感的暴发都是要关注的。”
AphaluckBhatiasevi表示,最有效的对抗禽流感暴发的方式是加强人和动物的监管,以保证能尽快发现新的疫情和抑制禽流感的暴发。提高公众的防御意识非常重要,特别是对待禽类时,这样人们才能保护自己。保证基本的卫生和经常洗手是非常重要的。由禽类烹制的食物应该被完全烧熟。另外,在国家内部和国际的相关机构组织间的快速的信息交换、沟通,以确保信息的透明度都是非常重要的。
据介绍,泰国已经建立了这样一种监管机制:从各个村里找出一些卫生志愿者以提醒卫生部门不仅要注意人们的健康卫生,而且要关注那些病、死的鸡。这一机制被证实是有效的监管机制。
WHO的数据显示,从2003年11月到2005年10月,发生了117人的禽流感感染,其中60个人死亡。其中包括来自印度尼西亚的5例,越南91例,泰国17例,古巴4例。WHO提供的数字得到有关实验室的证实。
Aphaluck Bhatiasevi 说,WHO相信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紧迫性,并承认一旦发生就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进入准备状态并做好突发事件应急措施的原因。WHO和其他国际合作者和政府正紧密合作以保证这个计划的完善。这涉及到了卫生部以外的几个部门。因为一旦流感发生,就会像其他疾病一样影响公共服务系统、旅游、贸易等。
“我们不知道什么病菌会造成这种大规模流感,我们不知道这种流感何时会发生,但是我们相信这种流感的确会发生。禽流感病菌传播的方式加强了这种流感传播的威胁。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努力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储备这种对抗性药物、疫苗,加强监管(对人和动物),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公众对此的意识。”AphaluckBhatiasevi表示。
“疫情监测防治费”未即拨付?
《关于2004年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的工作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将农业部及本级财政拨入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款、优势农产品重大技术推广节项目款和动物疫情监测防治费等资金合计587万元没有及时拨付项目单位。
该报告还指出,2004年,财政厅将中央下达的自治区公共卫生项目资金12488万元,在主管部门未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的情况下,直拨卫生厅6000万元,经延伸审计卫生厅,此款一直存在于该厅事业费存款户,未实现开支,余款6488万元财政厅至今尚未下达。
记者就“动物疫情监测防治费”和“公共卫生项目资金”具体情况咨询了有关部门,但没有得到进一步消息。
有农业部官员向记者介绍说,农业部有一个动物疫情监测防治费,动物疫情防治费一般是由农业部直接掌握的,它垂直管理,一直到基层。一旦发现扣留、挪用,会受到严厉惩处。而且农业部总兽医师贾幼陵专门为基层发生疫情的情况设立专线。特别是最近两年,体系逐渐健全起来,有了疫情能够及时发现。
2004年9月,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农村经济工作委员会在一份《关于动物防疫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中指出,河北省“动物防疫经费投入不足”。该报告说,依照法律规定动物防疫经费应当列入财政预算,但据了解,大部分县没有把动物防疫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即使有预算也不能满足正常防疫工作需要。
“一些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进展迟缓。截至去年7月底,河北仅有100个县就乡镇动物防疫站的性质、人员、经费等问题下发了省政府下发的35号文件,其中有75个县按文件规定将动物防疫站定性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有三分之一的县落实了‘三定’工作,其余72个县没有贯彻落实。”一位河北省官员告诉记者。
事实上各级政府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2004年全国49个疫情点的禽流感疫情被全部扑灭,而对疫区养殖户进行禽类扑杀和强制免疫给予大量补助。截至当年2月4日,已先后4次向疫情发生省份预拨了8500万元,加上年初预算,中央用于禽流感防治的各项支出达2.75亿元,各地方财政部门安排防治资金5.54亿元。中央还出台了一系列税收扶持政策,对养殖户及禽肉加工、冷藏、运输、销售企业进行减免税费等。
“专项资金的使用必须有切实的计划和监督,否则效益难以保证。这也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社科院一位研究员向记者评论道。
专项防控小组成立?
“科技部以前曾经投入过专项研究,但没有什么成果,目前,禽流感研究一直是农业部在做。”20日,科技部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控股的一家高科技企业——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是人用疫苗的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企业。科兴公司有关人士表示,公司正在研发人用禽流感疫苗,目前进展顺利,这个项目是国家项目,所以不能向媒体发布目前研究进展情况。国内没有其他企业在做人用禽流感疫苗,也没有这种能力做。
“现在很多企业都声称自己正在进行人用禽流感疫苗的研发工作或者已经有了人用禽流感疫苗的生产能力,这和当年SARS疫苗的炒作一样,到最后要发布的时候,就知道他们没有了。”某生物科技公司的人士说。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动物流感中心主任陈化兰研究员表示,对于动物禽流感,现在只能预防,治疗谈得较少,一旦病了,没有人会为一只鸡去看病。
协和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授黄建始对记者说,现在没有什么好的手段来治疗流感。对于可能到来的流感,由于流感病毒的变化很快,现在还没有疫苗和药物来直接对抗它。最好的手段是健康教育,因为流感病毒袭击的主要对象是弱势群体、老人和孩子,重点保护他们。在宣传上要告知老百姓流感的常识,提高防范意识,不要怕,要养成好的卫生习惯。“对于政府大力投入的信息网络通报系统,从硬件上来说,应该是完备的,但是在软件上,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这几天一直在开相关的会议,刚开完,明天还要继续。这也说明了疫情的紧迫性。”一位专家对记者说。据他介绍,“国家成立了防控禽流感的专项小组,由外交部、农业部、卫生部三个部委组成,明天可能要定具体的小组的安排。而现在国家疾病防控中心只能起检测的作用,各部门的协调工作也还要加强。”而截至发稿,记者还未得到官方对此信息的确认。不过2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主持召开国务院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会议强调,当前要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并提出五项防控措施。
近几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动物疫病的防治力度,制定了动物疫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完善了动物疫病的防疫监督体系,增加了动物疫病防治的资金投入,提高了动物疫病防治的科技水平,甚至还建设了一些专门针对动物疫病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畜禽生产安全区”,动物疫病危害程度大大减轻。
“但畜牧业动物疫病还是不断,其中原因除了动物疫病本身病原复杂、种类繁多、容易传播、防治困难的原因外,与我国一些地方特别是许多生产者的动物防疫意识淡薄、饲养环境复杂、生产方式落后、疫情管理缺陷、防疫系统薄弱和国外疫情传入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位专家这样写道。
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