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日报
企业到农村开辟“第二战场”农村借企业牵引“撑杆跳跃”
临泽城乡接轨壮大县域经济
本报临泽讯(记者殷尚清)金秋十月,临泽县特色经济取得了丰硕成果:由优质玉米加工转化的柠檬酸畅销美国、阿根廷;农民生产的新鲜番茄转化为番茄制品后扬名意大利、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
昔日的临泽县,突出矛盾是城市工业企业具有资金、技术、市场等综合优势,却受原料资源的困扰,迫切需要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而农村尽管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优势,却因开发滞后,农民坐在粮堆上缺钱花。发展市场经济的春潮激浪,改写了这个昔日全国粮食亩产“冠军县”的历史:外引内联的企业群体纷纷到农村开辟原料生产基地,通过强化技术改造提升系列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农村借助龙头企业群体的牵引优势,使区域化布局的制种、草畜、红枣等特色产业基地充满了生机。
临泽县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使龙头企业的加工转化优势与农村的资源优势有机结合,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开发领域已由农产品加工转化扩展到了水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城乡一体化中取得了“双赢”的成效:红枣加工转化为枣汁、枣蜜等系列产品,每吨价格增值5倍左右;每吨2000元左右的玉米淀粉,转化为柠檬酸后每吨增值到6000元以上,由此全县来自工业的税收已占到财政总收入的31.1%;农村借助企业群体的联动牵引,使80%以上的农民纳入了产业化经营的增收链条,与企业群体购销接轨的“订单”面积已占到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85%,广大农民得到了连年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