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转基因大米”事件曝光以后,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讨论再一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国产大豆面临进口转基因大豆包围困局更是让人担忧。
5月13日,由国家科技部专家组评审立项的中国新型谷物植物蛋白研发技术,经过四年攻关,已获得重大突破并正式对外宣布,这项集多项自主专利技术、代号为“谷奇600”的新型谷物植物蛋白已进入产业化,有望成为打破转基因大豆包围的“救世主”.
“谷奇600”的研发团队由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首席教授盖鈞镒院士、工业微生物和植物细胞工程领域著名专家陶文沂教授等组成,它是从大豆等谷物中提取出同时拥有动植物蛋白优点、又能去除两者缺点的新型植物蛋白。
“在研发过程中,我们打造了从上游高蛋白大豆育种、栽培基地产业化到下游新型谷物蛋白生产的产业链”,承担“谷奇600”研发工作的苏州悦华生物科技公司总工程师顾霆表示,自主培育的优质高蛋白大豆品种,有望替代转基因大豆。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国,国内没有转基因大豆的大规模商业化种植,但中国是全球进口转基因大豆数量最多的国家。但目前人们对于转基因大豆的安全性还有争论,转基因大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险更是受人关注。同时,每年大量进口的转基因大豆也对国内大豆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承担“谷奇600”研发工作的苏州悦华生物科技公司总工程师顾霆表示,去年中国进口的4000多万吨转基因大豆大部分用于生产豆油,而其产生的大量豆粕去向成为了人们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