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预计全年江西省农作物播种面积为9276.2万亩,比去年增加22.8万亩。其中春播总面积3951.6万亩,比去年增加11.5万亩,增幅为0.29%;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5649.3万亩,比去年略增1.6万亩,早稻面积继续保持了稳中略增的态势,全省早稻栽插面积达2236万亩,比上年增加0.5万亩;晚稻预计2338万亩,比去年增加3万亩;中稻(一季稻)面积有所下降,预计为578.2万亩,比上年减少 2.7万亩。
从全省粮食作物种植意向和目前形势来看,今年江西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继续保持平稳略增的态势。其中,双季稻面积呈增长趋势,中稻面积有所下降,总体上各项粮食生产任务能够按预定目标完成,如果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全年粮食稳定在400亿斤以上的目标能够实现。
目前江西省中稻育秧面积(折成大田)390万亩左右。早稻栽插已全面完成,栽插面积2236万亩。从栽插进度情况来看,由于前期受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影响,造成前期播种延迟,秧苗生长慢、素质偏弱,局部出现烂种烂秧现象,且降雨过于频繁不利于开展大田移栽工作,总体上大田移栽时间较常年有所推迟。随着4 月中旬中后期江西省天气晴暖好转,各地农民抢抓农时集中开展移栽工作,早稻栽插进度明显加快,但总体上栽插完成时间仍比常年推迟一周左右,全省到5月12 日左右才基本完成栽插工作。
当前江西省早稻普遍处在分蘖期。从苗情长势来看,前期因受天气影响,苗情长势较差。4月下旬中期以来,江西省天气回暖好转,对早稻返青分蘖和苗情转化较为有利。据农情调度,目前,全省早稻一类苗占33.5%,二类苗占53.6%,三类苗占12.9%。与去年同期苗情相比,一类苗比例比去年同期减少0.7个百分点、二类苗比例比去年同期略增0.2个百分点,三类苗比例与上年同期增加0.5个百分点。总体苗情仍比去年同期稍差一些。
从调查情况来看,今年春耕生产的总体形势是良好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民种粮积极性高。今年江西省农民种粮积极性普遍提高,水稻尤其是双季稻意向种植面积扩大。农民应用机插秧、抛秧等先进种植技术热情高涨,购买农资备耕生产比较踊跃。农民工返乡种粮、大户扩大种植规模的情况十分普遍,不少地方甚至出现租田难的现象。由于农民积极种粮扩面,“单改双”趋势强劲,从而抵消了近年来由于建设占地、退耕还林、结构调整等客观因素对稳定粮食面积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了早稻面积稳中略增。
二是农资市场量足价稳。今年春耕生产期间,江西省种子、农药、肥料、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充足。除优质杂交早稻种子价格上涨外,农机具、农膜、农药、秧盘等农资价格总体平稳,化肥价格同比明显下降,其中钾肥价格降幅较大。
三是种粮效益有望提高。由于化肥总体价格下降,杂交早稻种子价格虽然上涨,但是在种植成本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加上国家进一步提高了稻谷最低收购价,今年早稻种植效益有望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动力明显增强。
四是各地重视程度高。各地党委、政府对春耕生产高度重视,及时召开相关会议对全年农业生产和春耕生产工作了全面部署,并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真正做到惠农政策宣传早,科技备耕行动早,生产计划落实早。
总体来看,今年江西省春耕生产形势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随着近年来江西省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一些地方对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存在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
二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耕地保护压力加大,加上退耕还林、结构调整等客观因素的存在,扩大种粮面积的空间受限,给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三是早稻种子虽然供应充足,但杂交早稻种子价格涨幅较大;化肥等农资虽然价格同比有所下降,但总体仍在高位运行;耕地流转虽然十分活跃,但流转费用普遍上涨,租田难度加大,不利于发展粮食规模种植。这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政策激励效应,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不利。
四是天气变化不确定因素增加,病虫害呈现多发、重发、频发态势,粮食和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形势严峻。如今年3月30日-4月22日江西省出现持续低温阴雨天气,4月14日-16日全省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0℃以下,赣北、赣中早稻秧田和直播早稻大田烂种烂秧现象较为严重,使今年的早稻栽插较常年有所延迟。
针对以上问题,江西省各级政府采取一系列对策措施:
一是强化行政推动。江西省委、省政府对粮食生产高度重视,继续把粮食生产作为政府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开春以来,就专门召开了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并在全省统一组织开展了“万名农技人员送科技下乡”、“百万农机闹春耕”等活动。全省各地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3号文件精神,层层落实春耕生产计划,春耕备耕工作起步早、基础好、措施实、进展快、质量高。
二是强化政策落实。目前,江西省2010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共计36.86亿元资金已拨付各地,大多数县(市、区)已于4月20日之前通过“一卡通”将补贴资金发放到农户手中。中央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3.2亿元也已拨付江西省,截至5月18日,全省共补贴各类农机具14.4万台套,补贴资金达2.07亿元,拉动农民投入3.99亿元,有效满足了全省农民购机需求,促进了春耕生产顺利进行。为抓好农机补贴工作,江西省还在全国首创直补农机超市,通过监督者、购买者、经营者三位一体的管理服务,简化农机购置补贴发放程序,方便农民购机。同时,江西省继续实行种粮大户补贴,并新增种粮大户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全省仅中央千亿斤增粮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水稻产业项目、种粮大户标准粮田建设项目,三个扶持粮食生产和项目资金就突破7亿元。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发挥了良好的激励作用,增强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心。
三是强化春耕生产服务。各级农业部门主动服务春耕生产,积极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种子执法年、“推进机插秧、创建高产县”等活动。针对今年春耕生产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江西省及时采取了一些针对性很强的措施。如针对前期杂交早稻种子略紧的情况,我厅及时收购优质常规早稻种子150万公斤进行市场补充,并加大杂交早稻种子的调入力度,确保早稻种子市场供应充足。针对早稻播种育秧期间,持续低温阴雨天气,部分地方出现烂种烂秧的情况,省农业厅紧急启用7万多公斤救灾备荒种子,无偿下拨给重灾地区;同时派出20个春季农业生产督导组,分赴全省各粮食主产县,开展防灾减灾技术指导,督促各地做好秧苗调剂、补苗补蔸和直播田补种等工作,确保早稻面积不减少。4月29日,省农业厅又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当前早稻田间管理技术指导的意见》,为各地早稻生产提供灾后技术指导。
四是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各级农业部门以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为契机,强化农资市场执法,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农业生产安全。同时,加强农资价格监测,及时发布供求信息,稳定农资价格。此外,我们还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主题为“放心农资下乡,保障春耕生产”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让广大农民更好地了解识别假冒伪劣农资的常识,让农民更好地掌握科学使用农资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