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位置:天鸿种子网 >> 资讯频道 >> 企业新闻 >> 内容阅读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马铃薯提质增效
来源:新浪网   2010年05月20日   阅读:

克旗新开地乡地处高寒漫甸,农业种植结构单一,马铃薯是适宜该地区种植的主要产业,全乡耕地总面积8.6万亩,其中每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在4万亩以上,占全乡其它农作物的46.5%以上。该乡耕地90%以上是旱耕地,通过几十年来的实践经验发现,马铃薯是既抗旱,又能增产增收,市场前景看好的避灾农业。2009年该乡遭受特大旱灾,其它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而马铃薯虽减产,但不减收,秋后价格每市斤由0.35元猛涨到今年春季的1.2元,在市场还十分抢手。因此,更加激发了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今年,新开地乡党委政府在农业产业化推进上,根据本乡实际,立足围绕发展马铃薯这一富民主导产业,完善发展思路,力争把马铃薯这项产业做成富民强乡的主导产业。
强基地提规模。实施好70万元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和50万元的产业化推进项目,以政府补贴的形式引进马铃薯一级种薯150万斤,垫付资金赊给农户,使全乡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4万亩,全乡户均种植马铃薯10亩,总产量达到7万吨以上。积极探索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公司化运作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路子。鼓励生产大户、种植能手进行集中开发、连片种植,提高规模效益,提高单产和商品率。大力推广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国家农机具补贴项目资金,支持农户和企业购置马铃薯深松、播种和收获等机械,提高劳动生产率,力争使机械率达到90%以上。按照“一区两带”的发展思路,引导农民推广区域品种种植,在高寒漫甸区持续引进克新、大西洋等加工薯品种,通过加工和贮藏,延长产业链条,增加收入;在广华村、苇塘河村川带地区推广夏波蒂、荷兰15等早熟品种,提早上市时间,增加产品附加值。在高地村和新开地村两个漫甸地区培育加工薯示范田2000亩,在广华村培育早熟品种示范田200亩,带动周边农户1000户。
用科学增效益。以推广主导品种、高产栽培技术为关键,适时聘请中国马铃薯协会理事纪铁南、赤峰市马铃薯种植专家王俊斗等知名专家,讲授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乡农技人员全方位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组织“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现身说法,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年计划举办培训班6期,发放资料5000份,培训农民8000人次;积极引导农户建马铃薯贮藏窖,计划新建马铃薯贮藏窖8座,进行反季节销售,增值增效;建立马铃薯交易市场,完善设施,提升功能,使该市场成为集批发、加工包装、信息发布于一体,具有多功能又有一定影响力的马铃薯交易市场。
造品牌促发展。充分利用网络、报刊、手机彩铃等媒体,深入宣传该地区的马铃薯产业,提高新开地马铃薯产业的知名度和“马铃薯之乡”的美誉。积极扶持各类专业合作社和经纪人队伍,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服务质量,形成以服务促营销、以营销促发展、以发展增效益的路子。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打造新开地绿色马铃薯品牌,探索发展有机马铃薯和马铃薯产品,形成马铃薯鲜薯、粉条、淀粉多元发展格局,同时进一步稳定中端市场,开拓高端市场,年内力争销售鲜薯5万吨,粉条小包装20万斤,淀粉小包装10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