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笔者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农业局举办的水稻、玉米两种作物的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观摩会和培训会上获悉:由该州农科所副所长、水稻专家董保柱历经10年育种攻关,育成了特大型德宏软米单簇,其单簇产量达376.13克,理论产量每亩最高可达1500千克。
1999年,德宏州农科所副所长、国家水稻综合实验站站长、水稻研究员董宝柱在调查德宏地方优质软米品种资源时,首次发现德宏软米多小穗和双层壳两种优质稻,经过连续10年的潜心研究、育种攻关,育成了特大型育种单簇。今年7月1日,经德宏州科技局实打实收,通过对育种编号为166的优质软米多小穗单簇实测结果表明:该水稻株高137厘米,单簇有效穗63穗,单簇产量376.13克,创造了德宏优质软米育种单簇产量有史以来最高记录,按每亩5000簇计算,理论产量每亩可达1500千克,展现出了优质软米多小穗新材料育种的巨大增产前景。
来自全州的160多名从事玉米、水稻的专家、技术人员在董保柱培育的优质软米多小穗田前感叹:“如果全州都种上这种单簇谷产量376.13克的优质水稻,农民增收将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