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钱慰曾):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13日在日内瓦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对刚刚于一天前结束的新一轮农业谈判作了“盘点”。他认为,谈判中虽然讨价还价十分激烈,但各方都提出了有关降低农产品关税、减少发达国家农业补贴等方面的具体方案和参数,这在4年来的农业谈判中还是第一次。
这轮谈判的目的是商讨如何使多哈回合农业谈判走出僵局。这一僵局的关键在于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对发展中国家农业造成了的巨大伤害。尽管拉米肯定了新一轮谈判取得的进展,但是有关农业谈判依然陷于僵局。分析人士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仍不肯作出实质性让步。
这轮谈判一开始,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就表示,美国愿意在2010年前把对农业的国内支持削减60%;但同时要求欧盟和日本各自将它们对农业的内部支持减少80%。作为对美国建议的回应,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表示,欧盟最多同意把农业补贴在目前的基础上削减70%,并准备把对不同种类的农产品进口关税的降低幅度控制在20%至50%之间。
对于美国方案,由巴西、印度、中国等发展中成员组成的“二十国集团”感到不满。巴西外交部长阿莫林认为,美国建议的力度不够,尚不能导致美国实质上削减其农产品补贴。印度外贸部长纳特还给美国算了一笔细账。他说,美国建议中将其农业补贴削减60%的说法,是指将世贸组织原先限定的最高补贴额降低60%。这等于说“我将不用那些我本来就不用的钱”。此外,美国还想启用至今尚未动用过的50亿美元的“周期性补贴”,这种补贴是世贸组织为保护农民不受农产品价格周期性起伏之害而设置的。这么算下来,美国的农业补贴不降反升,将从现在的215亿美元增加到230亿美元。纳特反问道:“难道这叫削减吗?”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不能指望印度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会对发达国家的农产品降低进口关税。
对于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的表态,由日本、瑞士、韩国、挪威等纯农产品进口国组成的“十国集团”声言不能同意。它们声明说,过分减少农业补贴将影响到农业在社会和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功能。作为欧盟农业大国的法国也反对曼德尔森的表态。法国外贸部长拉加尔德公开说,曼德尔森在表态前并没有征得法国的同意,他的立场已超越了欧盟13个成员国事先给欧盟委员会划定的“红线”。
美国更是对曼德尔森代表欧盟所作的这轮“出价”感到不满。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说,欧盟把不同种类的农产品进口关税的降低幅度控制在20%至50%之间的提议,意味着相关关税的平均降低幅度只有24.5%,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他重申,美国对欧盟的要求是将不同种类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减少55%至90%。
就在这一轮谈判结束前夕,“二十国集团”代表广大发展中成员提出了自己方案,要求美欧等发达国家将农产品进口关税平均降低54%;另外,要求欧盟和日本将农业补贴减少80%,美国至少减少70%。
有报刊发表评论认为,这轮谈判“矛盾错综复杂,参数眼花缭乱”。不过,正如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所说,争执虽然激烈,但能把各自的具体方案拿出来比对、磋商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是,现在离世贸组织香港部长级会议只有两个月了,为在这次会议前完成整个多哈回合谈判的三分之二工作量的预期目标,拉米呼吁世贸组织各成员迅速就农业问题达成一项妥协。据他介绍,各方约定本月19日再举行一轮农业谈判。
编辑: 何涛 稿源: 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