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陕西日报
——真诚祝贺中国·陕西国际果品交易会圆满召开
本报评论员
金秋时节,迎着四溢的果香,中国·陕西国际果品交易会暨第二届东盟——中日韩果品企业家圆桌会,在陕西隆重召开。3700万三秦人热烈欢迎来自国内外的会议代表,真诚祝愿大会圆满成功!
陕西渭北地处黄土高原南缘,这里地域辽阔,土层深厚,海拔适中,光照充足,苹果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的苹果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2000年9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把陕西建成全国果业强省和优质苹果基地的目标。2002年召开的省十次党代会,又提出了以果业和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五年来,我省紧紧抓住国家将我省确定为全国苹果优势产业带的有利形势,出台了关于实施优果工程、建设无公害果品基地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以“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为载体,加大优果工程、绿色工程实施力度,果品优质率有了较大提高,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落实省委、省政府《决定》的五年,是我省果业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五年间,我省的苹果产量由当年的不足400万吨增加到今年的580万吨。陕西苹果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份额,也由19%增长到2004年的27%,占世界苹果总产量的比例也由6.4%增长到9.4%。特别是国家质检总局于2003年9月对“陕西苹果”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后,全省绿色苹果基地面积达到240万亩。仅苹果一项,陕西就创下了五个全国第一:全国苹果面积最大的省份;全国、也是世界连片面积最大的产区;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全国最大的苹果浓缩果汁加工基地。如今,陕西的苹果产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优势产业。
在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陕西苹果也大踏步地走向国际市场。五年来,陕西苹果先后挺进欧洲、北美市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尤其是在去年,国家农业部与省政府在西安成功举办首届东盟——中日韩(10+3)果品企业家圆桌会后,我省充分利用中泰农产品“零关税”的契机,大力开拓东南亚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我省苹果进一步挺进亚洲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的这次国际性会议,在我省果业基地县洛川县召开,这既是我省果业发展水平的又一次集中展示,同时也是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得机遇。
近年来,由于我省坚持不懈推进优果工程,苹果良好的内在品质已在国内外市场形成了好的声誉,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突破,但这仅仅是开始。我们坚信,只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定》的精神,以果业产业化为目标,持之以恒在提高果品质量上下功夫,并不断拓展国际市场,就一定能把陕西果业做得更大更强。